稻谷济世 赤心为民 他的英名永世长存

20210524期来自: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俞慧友

“90后”老先生,身体大不如从前,但依然管不住他那迈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颗向着水稻的心。“没有谁,比他对杂交水稻更执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院士办主任辛业芸说。

为了方便行动越来越不便利的老先生科研,湖南省农科院在先生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自有了这块“自留地”后,老先生就得了“心病”

—只要在长沙,

每天都得看上好几遍。

火炉城市长沙,夏季太阳毒辣,酷热难耐。可不管多炎热,老先生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下田。每天的第二次“问诊”,是大家都只愿躲空调房里的“烈焰”中午。第三次、第四次下田,则在晚饭前和晚饭后。

自1996年中国实施超级稻项目以来,我国杂交水稻从每公顷9.0吨,在老先生所制定的一个个严格目标下,不断朝着更高质、更高产的目标前进。

“不过,这离每公顷22.5吨的产量目标还有距离。所以,即便他知道身体真的‘力不从心’,但仍不会放弃为理想产量目标奋斗。后来,因身体原因,先生不能再频繁奔走全国各地。但哪天不让他看一眼田,他心里就落空了。就像这块试验田,其实他站在自家窗户旁就能看到,可他依然坚持每天下楼去田里。”杨耀松说。

管不住自己腿的老先生,最后成了一副杂交水稻种植的“活地图”。他能精准报出某个经纬度的地点,适宜种什么水稻品种。即便最近几年,老先生可能忘记了很多人、很多事,却从来不会忘记他心中那份杂交水稻种植的“地图”。

2013年8月19日,袁隆平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示范片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恩师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还有精神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天空间断放晴了一阵子的长沙,又下起了细雨。我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本报评论员

◎俞慧友

创新育种后浪奔涌

国士无双,稻香永存。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倍感心痛,也感觉身上担子更重了。”湖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表示,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牢记先生“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扎根科研一线,脚踏实地,努力前行。

2016年,袁隆平受聘为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聘院士,指导该所多倍体系列特色水稻育种研发。

“袁老多次到我们海南基地和武汉基地现场指导,有时候就席地而坐,对我们遇到的问题一一详解。”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柏林说,5月23日赶往长沙的路上,心情十分沉重,思绪万千。

在袁隆平等院士的关心和指导下,湖北大学蔡得田教授历经近20年研究,开辟了一条水稻育种的新途径,在国际上率先奠定多倍体水稻育种理论基础,突破了多倍体水稻育种结实率低的国际性技术瓶颈,建立了多倍体水稻育种的完整技术体系。

回忆起与袁隆平院士的师生情谊,蔡得田说,袁老桃李天下,非常乐意提携后辈,袁老工作中与众不同,“在田里为水稻杂交,别人坐凳子,袁老却喜欢扎马步”。蔡得田说,他和团队一定会继承先生遗志,在水稻研究领域投入更多精力,培养更多年轻人,把先生未竟的事业发扬光大。

老先生何等“吝啬”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