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伞降将技术专家投送到作战一线

20210521期来自:科技日报

正当攻击分队准备越过前沿时,发现隐蔽工事内仍有“残敌”负隅顽抗。指挥员立即原地隐蔽,顺势匍匐在草地上,命令爆破手对“敌”工事实施爆破,伴随一声巨响,工事被摧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单兵火力攻坚未精准命中,某型发射器火力打击失效,碉堡火力点仍有零星火力阻滞我方前进。”面对接踵而来的突发情况,指挥员迅速制定策略,第一时间请求无人机支援。

不一会儿,4架无人机呈攻击队形迅速抵达碉堡火力点上空,而后投掷爆破装置。碉堡被摧毁后,徐恒带领攻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阵地,逐步瓦解“敌方”前沿防御体系。

记者了解到,此次演练中他们采取无人机蜂群战术,对纵深目标实施协同攻击,对于突破地域地形限制、实施立体拔点、加快空降作战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演练不断深入。伴随着运输机再次临空,作战支援力量采取“战斗员+技术专家”双人伞降的模式进入前沿阵地。这种模式打破以往技术专家只能机降的弊端,通过双人伞降直接将技术专家投送到作战一线,迅速发挥作用。

该旅作训科科长毛磊介绍说,空降夺控要点战斗中,敌方雷达站、机场、通信枢纽等重要目标对我方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未来实战中,依托双人翼伞,将不具备伞降能力的技术专家,直接投入一线战场,及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双人伞降着陆的数名“通信技术专家”在着陆后,快速接近纵深目标,配合空降机步力量抢修通信设施,提供技术支持,控制通信枢纽,第一时间恢复通信功能,完成抢夺要点任务。

该旅领导介绍说,此次演练,他们紧盯使命任务,着眼制衡强敌,组织官兵以多伞型、多机型的方式进入“战场”,有效地锤炼了部队指挥控制、情报侦察、携装伞降、兵力协同、火力打击等多种实战能力。

武警陕西省总队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带新兵来到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参观见学

受访者供图

提高长跑成绩,更是为了勘察目标周围地形。4年来,杨路的足迹踏遍了执勤目标周围的角落,山路、沟壑、水系、制高点他都了然于胸。

中队训练场地受限,杨路带领官兵们拆除假山造景和喷泉,把池塘改造成训练场。同时,针对训练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中队打造的“军事训练示范班”让人眼前一亮,立起了军事训练的标杆,成为兄弟单位学习的榜样。

在南泥湾,奋斗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郭荣升练投弹、拖不垮、甩不烂,几天不见面,变成个‘铁罗汉’……”刚入伍时,罗朝铸大多数军事课目不合格。在一次延安精神专题授课中,他被南泥湾“铁罗汉”的故事深深吸引:当时,359旅战士郭荣升身材瘦小,但他偏偏不服输,用树枝当单双杠、拿石锁石墩当哑铃。经过一番苦练,郭荣升在投弹中右臂投了50米,左臂也投了40多米,被誉为“铁罗汉”。

一个红色小故事点燃了罗朝铸的奋斗热情。渐渐地,战友们发现罗朝铸训练成绩直线上升。后来,他不仅担任了中队擒敌、体能和刺杀3个课目的教员,还被支队评为“四会”教练员,赢得了“奋斗哥”的昵称。

罗朝铸的奋斗激励了身边的战友。这两年,10余名军事训练成绩优异的官兵,被选拔为特战队员或参加预备特战队员集训。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近年来,这个中队先后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膺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誉称号,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7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人被表彰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