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介绍

20210520期来自:科技日报

— —

密激光干涉仪产品,用于高端装备制造和前沿技术研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一〇研究所完成的“快速动态真空校准技术及应用”,研制了快速动态真空校准装置,成功应用于国家同步辐射加速器等大科学工程建设和新一代运载火箭质量提升。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微型光纤高温压力传感器及其校准技术研究”项目,有效解决航空发动机高温压力准确测量问题,提高航空发动机设计水平。

技术及应用”“电能表动态计量性能评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有效保障柔性直流电网安全运行。

由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共同完成的“医用放射影像设备计量测试方法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了医疗卫生行业放射影像设备计量数据的精准性和共享性。

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完成的“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用超低噪声和高计数率前端读出芯片研制与应用”,有效保障了涉核场所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安全需求。

涉及领域宽体现计量测试基础特点

服务国家量传溯源体系社会效益显著

2020年获奖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领域、航空航天、环境监测多个领域,并在各领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完成的“高速大容量光纤传感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为飞机结构测试、卫星在轨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完成的“多物理参数复合条件下惯性器件校准装置”,为军工单位提供服务,有效解决“天地一致性”校准难题。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完成的“光纤网络关键传输特性计量标准的研制与应用”,为4G/5G时代大容量光通信、光电探测等技术领域提供了有效的溯源与量值支撑。

由上海理工大学研发的“超高精度平面绝对计量动态检测技术”,广泛用于光学镜片检测、半导体工业中的晶片检测、大平板显示中的平面检测等众多领域。

由中国计量大学完成的“高灵敏度气体传感器用介孔纳米材料结构调控与气敏性能增强机制”项目,对开发高灵敏度传感器具有指导意义。

由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完成的“柔性直流电网互感器校验测试关键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航天红外遥感温度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功服务于我国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完成的“国家湿度基标准测量能力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微波功率基准的研制和应用”项目,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完成的“超灵敏度检漏及校准技术研究”项目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〇三所完成“电磁兼容暗室反射特性时域校准技术”项目,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力值硬度标准装置及量值传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均为保障国家量传溯源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氡及氡子体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突破了氡冷凝绝对测量等多个技术难题,为解决氡污染、保护大众健康建立了关键计量基础设施;“水质监测无机成分标准物质和量传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解决了水质无机成分的量值传递和溯源问题。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完成的“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监测数据量值溯源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为我国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监测数据的量值准确与统一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纪念活动上进行的2018年度获奖项目颁奖仪式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经济效益明显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三轴向振动计量及原位校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解决了三维矢量振动的准确复现和测量问题,提升了我国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超过了2亿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完成的“适应竞争性电力市场和双向互动的电能计量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近三年累计经济效益2.41亿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完成的“天然气关键组分计量溯源体系建立”项目,应用于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等单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完成的“微波分布参数/射频阻抗测试仪”项目,广泛应用在电子、国防军工等行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完成的“视频电子参数计量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了国家视频脉冲电子参数计量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完成的“压力精准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及智能化标准装置的研制”项目,广泛应用于油田油气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与推广,必将对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福祉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图文及数据来源: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