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

20210519期来自:科技日报

——

◎本报记者 操秀英

连续发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教授的水稻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研究,刘耀光团队先后培育出两种水稻新品系

2005年加入《细胞研究》的程磊如今已经是编辑部主任,他称自己“见证了一个奇迹。”

“《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从当初的2跃升到现在的20,在科学家心目中的地位和认可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程磊说,越来越多一流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

捍卫学术话语权

—紫晶米、赤晶米,稻米中分别富含花青素、虾青素,对于改善我国营养缺乏地区人群的健康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们发表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比如茶树基因组的解析、桑树基因组的解析、青蒿素基因组的解析,等等。”《分子植物》常务副主编崔晓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创刊之初就定下“办一本高质量、国际化学术期刊”目标的《分子植物》越来越重视国内的优秀稿源,本土论文比重由原来的三分之一上升到一半以上。

“中国是农业大国,14亿人的吃饭问题永远是大事,关乎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应是中国本土学术期刊的关注重点。”崔晓峰说,有些科研成果确是面向解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但可能在国外期刊编辑看来并不重要,论文在海外投稿屡屡“碰壁”,“如何将这些优秀成果发表并宣传好,讲好‘中国故事’,并且让中国的科学家能起到引领作用,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之前有些人担心,我们更多关注国内优秀稿源后,影响因子可能会受影响,但事实上,近两年我们的影响因子不降反升。”崔晓峰说,这说明国内优质稿源对期刊发展发挥着强劲支撑作用。

《药学学报(英文)》副主编王晓良也介绍道,该杂志致力于站在世界药学研究的前沿,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同时长期关注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研究。

以厦门大学药学院吴彩胜副教授等以智能高分辨质谱数据处理技术和全二维共价固定化生物色谱分析系统为手段,从人体视角探究出连花清瘟胶囊(LHQW)高暴露量且抑制靶点ACE2酶活性成分的研究为例,王晓良说,这项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项目,它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药相结合,可为连花清瘟胶囊的抗病毒作用的深层研究提供参考,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和走向世界起到了促进作用。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球科学家迅速开展新冠病毒的研究,这对科研和期刊而言,均是挑战和机遇。

当年2月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联合研究,在抑制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药物筛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研究》。

这篇文章是全球第一个发表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的针对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筛选的实验性研究成果。目前该文已有超过120万次的浏览,通过各类新媒体分享达到6839次。

“2018年之前我们很少能抢发到如此受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程磊说。

此后,有关新冠的研究成果的发表成为《细胞研究》的重点工作。很多科研团队涉及新冠病毒研究的成果都会主动和该期刊联系,征询投稿发表的建议等。

今年1月份,西湖大学李旭、黄晶和复旦大学陆路作为通讯的共同作者,在《细胞研究》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证明AXL是促进肺部和支气管上皮细胞感染的SARS-CoV-2的候选受体。这是目前发现的首个不依赖于ACE2的新冠病毒新受体。

“目前该文已有21000次浏览,引用9,Altmetric表现235。”程磊说,两年来,国内期刊发表了系列高水平有关新冠肺炎的研究,捍卫了学术话语权。

(下)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