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端午民俗

泸州非遗香包走俏市场

20210611期来自:四川科技报

本报讯随着端午临近,泸州市江阳区北城街道报恩塔社区非遗传承人杨丽平愈发忙碌:制作香包、接收订单、快递香包……“进入四月后,平均每天都要接到10余个订单,少则3~5个,多则近千个。”杨丽平一边制作香包,一边欣喜地说。

香包又名香囊、香袋、花囊。香包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具有清香、驱虫、避瘟等功能。佩戴香包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平安、富足、健康的期盼。

今年58岁的杨丽平从7岁开始向外婆学习手工香包的制作技艺,至今已经有52年。去年,她的手工香包制作技艺也成功入列《泸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笔者在杨丽平家中看到:一个个香包做工精美、栩栩如生。香包质地种类多,有玉镂雕的,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的和丝绣的。形状上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心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20余种。香包多是两片相合中间镂空,也有的中空缩口,但都有孔透气,用以散发香味。

杨丽平手工制作的香包大小不一,大的重达400余克,小的则不到0.2克。“这些香包按大小和缝制难易程度确定了不同的价格,一般一个香包售价在10元~50元之间。”杨丽平说,这些香包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即便材料备齐,缝制装药也需要花费20分钟左右。

据介绍,这两年,杨丽平在香包的款式与功能上不断创新,针对一些人睡眠不佳的情况,她在老中医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改进了包内中草药配方。目前,每个香包内都有雄黄、艾叶、薄荷、菖蒲等10余种中草药。

杨丽平还告诉笔者,近些年,靠着不断创新和一针一线缝制,她的香包越来越紧俏。“我在淘宝上开起了自己的‘杨氏香囊店’,全国不少香包爱好者都可以通过网购的方式购买到香包,今年仅通过网上接收的订单就超过4000个。”杨丽平满足的说道。同时,她表示,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这让许多非遗传承人看到了希望,这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周超文孙凯琳)

减资公告

杨丽平缝制香包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