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出耘田夜绩麻

20210610期来自:厦门日报

老照片之旧物件

?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的读诗热潮。我在家闲时也经常读诗。当我读到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时,不由得想起了往事。

我出身农家。那时的白天,我们得下田劳动,农闲或夜晚,我们还要拧麻搓线、织麻布、做麻袋,我的老家莆田农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我们织麻用过的纺车(见图)和织麻机。这是乡亲们的一项重要的副业。过去没有塑料袋,农家装米、装稻谷不是用箩筐,就是用麻袋。那时,供销社收购麻布、麻袋,家里的日常开销,除了养猪养鸡之外,就靠拧麻搓线、织麻布。

织麻是一件非常复杂又特别辛苦的事情。且不说种黄麻、收黄麻、刮皮加工、晒黄麻耗时耗工,单就把一条条黄麻破丝、搓线、用纺车纺线,就能让人头皮发麻,再加上还得用织布机纺织成麻布,再将麻布缝成麻袋,做麻袋这整套细活,要有数十道工序。

织麻这件事一般由家里的女性来完成,可我们家只有五兄弟,母亲一人难以完成织麻这复杂的工作,便把我这个长子当女孩使唤,从小,我就是母亲的帮手,为母亲织麻打下手。除了上织布机织麻布由母亲完成外,其他所有织麻的工序我都做过,几个弟弟也多多少少做过点织麻的活。至今想来还颇感辛酸的是,村里家家户户织麻,别人家大多由女孩承担,只有我们家是母亲带着我们几个男孩织麻,因此,我们常被人笑话,无奈之下,母亲竟想拿我们一两个兄弟与别人家的女孩换养,可惜人家还不愿意!

经过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辛勤劳作,我们织成的麻布,可制成二三十担麻袋,送到供销社,可以换得四五十元。尽管微薄,却是家庭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如今生活好了,家乡人已不再织麻,这不仅是因为麻布、麻袋被塑料布、塑料袋所替代,还在于如今人们能够获取利益的机会很多,村民除了务农、外出打工,还可以在家做鞋、开店、养殖、跑运输、做贸易、学工艺、办服务等。任选一项都比织麻要轻松且效益好。

不久前,我去参加中学同学聚会,年届九十高龄的班主任在聚会上说:“我至今对伍中和同学还留有很深的印象,那时学生住校,晚饭后都出去逛街、散步、看电影,只有他一人留在宿舍里,就着微弱的灯光缝麻袋,用麻袋换钱为自己挣学费。”

伍中和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