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晴雨棚浓浓服务情

20210604期来自:厦门日报

?

凌梅

“哗哗哗”大雨从天而降,此时,等候红绿灯的人们却泰然自若地站着,没有丝毫惊慌和匆忙,雨水顺着白色的晴雨棚快速落下,发出悦耳的“噼里啪啦”的声响,好似一曲深情的城市欢歌。

“如何把城管工作做到市民的心坎上,如何把服务送到市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同安城管人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晚上8点45分,每周的城管工作调研会还在进行着。“建议在同安车站、安溪路口等人流量大、红绿灯间隔时间长的地方设置晴雨棚。夏日高温、平日下雨,很多市民急于过马路,不少人闯红灯,造成很大的交通隐患。”围绕这一主题,那天的调研会开到了晚上十一点半。“在哪些路口设置?”“设置什么类型的晴雨棚既能满足市民遮阳挡雨的需求,又不过度占用地面?”问题一一摆上桌面,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

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同安城区的各个主干道和红绿灯路口。他们两人一组,兵分多路,“占领”某处红绿灯路口,目不转睛地盯着行人,随身携带的计数器也随之发生变化,“23、24、25……”“同安车站红绿灯处,东南西北四朝向,120秒,红绿灯等候人数日均3.5万至4.9万人;安溪路口红绿灯处……”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他们仔细地记录着……气温越来越高,他们随身携带的温度计飙到了“42摄氏度”,汗水早已浸湿了他们的衣背。突然,绿灯结束的前一秒有两个行人撒腿就想飞奔过去。他们不约而同地上前拉住:“太危险了,哪能这样闯?”“等红绿灯等得一身汗!”看着满头大汗的两个人,他们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为市民解决实际问题迫在眉睫。

很快,来自各方的调研数据出炉了。同安车站、烧灰路口、安溪路口等11个人流量大、等候红绿灯时间长的路口被列入首批晴雨棚的设置试点。为了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又达到服务市民的目的,他们多方考察,终于,一款无碍交通的单立柱晴雨棚进入了他们的视线,它不阻碍视野、通透感十足、美观、坚实牢固,立柱占地仅为0.1平方米,延伸的晴雨棚却可以为20至25人遮阳挡雨。艳阳下,暴雨中,行人不再匆忙奔跑,他们可以安心地等候信号灯,再也不怕日晒雨淋了……

小小晴雨棚,浓浓服务情。它们不仅展示了城管人由“管理”向“服务”的华丽升级,更彰显的是他们将市民所需放在心上的职业操守和人文关怀。“把服务送到市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这样说,也这样做。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