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门口的公益课堂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10604期来自:厦门日报

本报记者林雯

通讯员夏思萱

为未成年人打造家门口的小公民课堂,坚持育人为本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闲置空地改造升级为露天“电影院”,市民群众看电影、学党史、悟思想……到思明区街头巷尾看一看,居民生活正一点一滴发生改变。

学史践行,初心如磐。思明区持续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聚焦民生民情,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在深处、干在实处。

A

“同学们觉得学书法难不难?难的话就更要好好练习,坚持下去。”听到书法老师傅国荣的一番话,11岁的许芮涵手握毛笔,下定决心似的用力点了点头。这是发生在禾祥西社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站公益课堂上的一幕。看见女儿的表现,许芮涵的母亲陈女士为这个家门口的实践课堂打了高分,“国学书法课全免费。课堂氛围很好,老师很负责,让家长既省心又省钱,希望暑假能开设更多课程。”

6月1日,禾祥西社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站正式揭牌。现场,鹭江街道禾祥西社区党委与厦门第十一中学签订联盟共建协议,成立了由十一中学生代表组成的“小禾苗”志愿者服务队,还特聘辖区共建单位、居民代表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校外辅导员队伍,积极探索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要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打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携手育人的载体和平台,提供优质志愿服务,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禾祥西社区党委书记蔡艺煌介绍,之所以成立指导站,首先是因为社区居民对未成年人校外实践活动有强烈需求。目前已经开设的红色经典诵读、国学书法、“关爱心灵”辅导、美学艺术等四门公益课的报名门门爆满。课程内容也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用红色精神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培根铸魂。接下来,指导站还将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并举办多元化的研学、实践活动。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落点就走向哪里。鹭江街道立足街情实际,聚焦民生服务,从细微之处抓起,推动口袋公园改造提升等实事落地,为居民美好生活“加码”,努力打造让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环境。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