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完善﹃四项机制﹄

20210531期来自:厦门日报

优化“爱心结对”机制,策划生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项目

爱心,是厦门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在巩固提升已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创新载体,完善爱心结对、倡导爱心捐献、优化爱心志愿服务、营造爱心文化机制,深入推动“爱心厦门”建设。

结对认亲,爱心涌动。我市精准高效开展结对帮扶,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策划生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项目,向重点帮扶人群提供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结对帮扶关爱,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打造爱心品牌。

倡导“爱心捐献”机制,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可善”的爱心风尚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市弘扬爱心慈善文化,推动爱心慈善文化、爱心慈善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可善”的良好爱心慈善风尚。

认真落实爱心捐赠褒扬制度,推选一批“慈善爱心大使”、“慈善爱心家”、“慈善爱心世家”,让慈善事业激发爱心能量。

深化“爱心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实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志愿服务在鹭岛已蔚然成风。我市拓展爱心志愿服务阵地,提升志愿服务驿站形象。力争到2021年底,社区、公共场所志愿服务驿站加挂“爱心”标识数量达到500个。提升爱心志愿服务水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爱心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广泛开展邻里守望、邻里互助、扶贫助困等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探索实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存取机制,通过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服务,减轻社会养老压力。积极实施道德典范嘉奖礼遇制度,邀请优秀志愿者参加各级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举办的庆典、纪念活动等,树立向善向上的鲜明价值导向。

强化“爱心文化营造”机制,大力营造浓厚“爱心厦门”社会氛围

我市推进爱心主题公园、爱心驿站、爱心文化景观小品、江头爱心公园等景观建设,推动“江华爱心赋能经济一条街”建设,丰富爱心元素,弘扬爱心文化,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爱心厦门”建设。

“爱心扶幼”行动

完善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残疾儿童帮扶标准,调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和补助标准。加强困境儿童帮扶力度,提升关爱困境儿童服务能力,打造当地特色的儿童福利保障和关爱服务品牌,进一步推进“福蕾行动计划”,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点亮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灯”,让他们“破茧成蝶”,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深入开展爱心助学,推进在厦就读小学到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生活补助金发放全覆盖。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放各类奖学、助学金。助力各城中村公益图书馆良好发展,为城中村青少年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和公益主题教育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关注青少年人群心理健康。开展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疾病评估服务,提高心理疾病的识别率和及时治疗率。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特色校园活动,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完善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让身边的每个孩子都能“心中有爱,眼里有光”。

关爱特殊岗位工人行动

按照基础工资的12%

为在外租房的环卫工人发放补贴

一碗清凉解暑的四果汤、一句由衷的问候、一声真诚的道谢,虽然简单朴素,却能让辛勤工作的劳动者感受到满满的关爱。

我市进一步加强爱心驿站建设,挖掘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设置爱心驿站,基本满足一线环卫工人的工间休息需求;继续扩大“交通一家亲”爱心驿站建设,实施规范化、信息化提升改造,打造交通运输系统“交通一家亲”爱心驿站品牌。

进一步改善住房问题,落实租金补贴方案。落实《厦门市道路环卫、公路养路清扫保洁一线工人住房租金补贴实施方案》,根据租房合同或协议,按照基础工资的12%为在外租房居住的环卫工人发放租金补贴。进一步增设倒班宿舍,对具备条件的现有环卫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增设环卫倒班宿舍;对具备配建和提升改造条件的用地统筹安排,做好环卫倒班宿舍的配建或改造。

进一步保障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一线环卫工人的基础工资(不含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不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30%。落实“五险一金”和健全风险保障机制。落实福利保障,按规定发放加班补贴、高温津贴和各种节日福利。

加大关爱激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褒扬优秀环卫及养路工人。进一步丰富每年的环卫及养路工人节内容,在环卫及养路工人节为全市在岗环卫职工发放过节费;表扬一批先进,包括“先进集体”“十佳美容师”“市容环卫管理先进工作者”“优秀环卫职工”等,为其发放奖励金,并视情组织外出疗养或学习考察;为连续工龄满25周年和30周年的环卫职工一次性发放奖励金。扩大关爱对象,扩大“关爱特殊岗位工人”群体范围。适时考虑公交司机等其他交通行业特殊岗位人员纳入“关爱特殊岗位工人”群体,扩大一线工人群体范围,让更多一线工人享受“爱心厦门”的温暖。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