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新闻

20210529期来自:厦门日报

相关

本报讯(记者佘峥)昨日,厦大法学院举行一节媒体公开课,向媒体展示全国首创的“法律传播课”的成果。

顾名思义,“法律传播课”是法律和传播学的结合体。但是,意义并不仅仅是“结合”。厦大法学院院长宋方青说:“我一直认为,法律不传播是没有效果的。社会公众对于法律的认识,是通过媒体建构的,但经过媒介传播之后的法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异。为了减少失误,也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法律的普及,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指导一些法律实践,便显得尤为重要。”

去年春季,厦大法学院引进人才,成立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律传播研究中心,开设《法律传播学》创新课程,据说这是国内高校“第一门”。

郑金雄就是厦大法学院为这一探索引进的人才,他是高级法官,曾经担任厦门市中级法院新闻发言人,还是《人民法院报》记者。昨日,他通过一节课展示如何培养法律与传播复合型人才,这堂课有一个“法治新闻播报”的环节,学生们找出一周以来和法治有关新闻,举行新闻发布会,解释法治知识。

在“法治新闻播报”环节中,学生们解读了典型新闻。一名学生扮演“江教授”,他用通俗准确的语言解释对相关司机的行为,为何不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这堂媒体公开课还发布全国首份《民法典》社会认知度调查报告,这是郑金雄带领学生们开展的调查分析,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了解社会公众对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民法典》传播的偏好以及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探寻《民法典》传播的内在规律。

从某种角度看,这份《民法典》社会认知度调查报告也是厦大法学院“法律传播课”办学一年的成果。

郑金雄说,传播对于法律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即用最少的力量便能让法律得到最好的普及。

本报讯(文/图记者吴晓菁)便携式个人定位设备帮助准确搜寻落水人员位置,五秒钟自动膨胀的救生衣守护渔民安全……昨日上午,一场海上救生设备大比拼在高崎渔港举行,现场展出通信导航、气胀式救生衣、救生烟火信号等先进救生设备。

这是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在厦门举办的救生设备现场展示观摩会,省内外10家专业从事海上救生设备生产厂家参展。展示后,评委组对设备进行评分认定,作为今后省渔业互保协会采购的主要依据。

此外,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省渔业互保协会本月成立了“福渔救助志愿者联盟”,该联盟由具备海上搜救能力的社会志愿者组织和船舶组成。该联盟的成立为厦门渔民在外海作业提供更多保障,此次救生设备现场展示观摩会在厦门举办,也有助于提高厦门地区渔民的海上自救能力。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