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沉甸甸的手稿

20210521期来自:厦门日报

?

林恒立

陈嘉庚纪念馆里,展品丰富,影像、报章、旧物、徽章,每件都诉说着爱国华侨传奇的一生。观展中,我的目光一下子被展柜里几叠泛黄的稿纸所吸引,纸上苍劲有力的字迹分明令我感受到了作者那刚健果毅、坚韧不拔的风骨。

1942年,新加坡沦陷,陈嘉庚先生避难印尼爪哇。而此时的爪哇亦是危机重重,险象环生。正在校友们为校主的安危忧心如焚时,嘉庚先生却毅然地说:“万一我不幸被捕,敌人必强迫我作傀儡,为他们办事说好话,我决不从!那时我即以一死谢祖国,有什么了不得?”要知道,此时的陈嘉庚可是剃须化装,随身携带着毒药,随时准备以身殉国的。而就是在这样的恐怖环境下,嘉庚先生凭着惊人的胆略和毅力写就了华侨史上的传世巨著《南侨回忆录》。

嘉庚先生说:“凡人必须有诚信,不可视宣誓为具文。”而他的此部杰作亦绝非空有形式的“具文”。“余乃凭良心与人格,将所见所闻发表,无论在何处,余绝不能昧良心,指鹿为马也。”这即是先生秉承之处世原则,这也正是《南侨回忆录》影响力之大的缘由。“亲切可信”,这是华侨们拥戴这位爱国侨领的理由。

对于政治军事,嘉庚先生称自己为“门外汉”,于此“全不谙”。然而,也正是这位“门外汉”,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并以其“诚信公忠”的为人准则忠实反映着实地考察之所见。“余到重庆所见……行政官可私设营业,监察院不负责任……与抗战艰难时际不甚适合耳。迨至延安……诸有损无益各项,都绝迹不见。”如此诚以为国、实事求是的记录,对于当年的广大华侨帮助极大,使身居海外的他们得以真正认识共产党与国民党,从而在政治道路上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看似不起眼的几叠稿纸,却承载着一部沉甸甸的南洋华侨抗日救亡史。这是一部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也是嘉庚先生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南侨回忆录》留给后人的,是对先生的缅怀,更是对嘉庚精神的学习和弘扬。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才智和力量!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