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主办

青山埋忠骨 浩气励后人

20210521期来自:厦门日报

?

孙永吉

兑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集美区兑山村森林公园(红树林)山顶,坐西朝东,总面积650平方米。墓碑底座两层,呈长方形,纪念碑高7米,碑身正面镌刻叶飞将军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墓内安放1949年9月为解放集美而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兵团第29军85师253团81名指战员遗骸。

兑山革命烈士陵园竖有四块石碑,第一块是集美区政府1992年重修时立的《烈士陵园》碑;第二块是2001年7月集美区文物保护单位碑;第三块是2016年12月厦门市政府立的文物保护单位碑;第四块是2017年7月,集美区委、区政府立的《集美区红色文化点》碑。

回忆70多年前,解放军十兵团司令叶飞将军率部进入福建,解放福州、泉州、同安等地,9月21日29军85师253团进驻集美侨英的东安、叶厝、浒井、兑山、孙厝一带,准备攻打困守于集美镇的国民党守军,进而解放厦门岛。当时,国民党军占据厦门岛,在全岛沿海岸线及高地构筑工事和碉堡,并在集美狭小的咽喉地带构筑大量钢筋水泥碉堡和壕沟,集美学村校舍驻有国民党五十五军一个团,一个炮兵营。指挥部在科学馆。集美镇东海至西海(杏林湾),东西长约1公里,从银亭东路至西路,控了六百米的壕沟,底宽3米、深2米。从印斗北路至中路(银亭东站)挖了壕沟三百米,上布铁丝网。在集美与孙厝交接地域,从东面海边的闽江局疗养院处,沿印斗山(现轮机学院)、蜘蛛山(敬贤公园北)、高厝(体育学院)至杏林湾海边,构筑碉堡群数十座(现仅存集美中心花园东门外一座)。其中印斗山高地建有一座三层碉楼,由国民党军官统一指挥,企图阻挡解放军攻占集美,渡海解放厦门。

1949年9月21日,部队接到周恩来关于“保护好学村”的命令,决定不用大炮、坦克等重武器,而采用机枪步枪等轻武器进攻。9月21日至23日,经过两天奋勇战斗,集美解放了,校舍丝毫未损,居民无伤亡,而253团官兵却伤亡200余名,牺牲近百名。

解放军英烈们为了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倒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夕,他们的英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留名青史。他们用最坚强的行动,践行着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精神,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陈嘉庚先生得知后十分感动,请毛主席书写碑名,建造了集美解放纪念碑,以慰忠魂。

1977年至1978年间,我参加了“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进驻后溪公社仑上村,队长林用知系郊区政府计划科长,队员庄其仁系后溪公社民政干部。庄其仁在郊区政府及民政局领导下,在工作队期间抽出时间,将原散落于英埭头、浒井等地的解放军英烈忠骨81具,集中安放于兑山“红树林”山冈,并用花岗岩雕砌一座高五米的纪念碑,由林用知书写“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刻于碑上并漆红字。1992年集美区政府又扩大重修了陵园,形成目前的规模,并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题词,成为红色文化点。当时,253团政治部主任张茂勋及战友多人前来祭奠,我亲耳聆听了解放集美的战斗故事。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