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碗鸭肉面线

20210520期来自:厦门日报

儿时,家住故宫路旁,周边空地很大,母亲养了一大群番鸭,逢年过节,都要选一只最肥壮的番鸭母做药膳。番鸭母宰杀、清理妥当,母亲用纱布包着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药材,和鸭子一起下锅炖四物鸭汤。约半小时之后,浓郁的香味飘出,邻居闻到,就会羡慕地对我说:“哇!你今天又有好料吃了!”

鸭肉炖熟后,母亲就下面线,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鸭肉面线就端到了我面前,那碗里的鸭汤是深褐色的,白色的面线被浸染得油润润的,鸭肉油光闪亮,香气扑鼻,我顾不上汤汁滚烫,猛喝下一口,再捞起面线品尝,真是太美味了!炖煮的鸭肉肉质软润,好吃得我舍不得吞下,母亲见我那吃相,高兴地说:“只有我们自己养的鸭子,才有这样的好味道。”

儿时记忆里的这碗鸭肉面线,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长大后,我离开故乡,母亲给我做的鸭肉面线,就成了我的乡愁。

2015年夏天,我到美国进行学术访问,和在当地工作多年的杨教授谈起共同的故乡厦门。我问他:“您的乡愁是什么?”没想到,他竟然回答:“鸭肉面线。”天哪!这么巧!杨教授说,他回厦门好几次了,可就是没吃到一碗“正港”的鸭肉面线。我俩分析说,或许现在的番鸭都是用饲料喂养的,所以找不到记忆中的那个味道了。杨教授认为,寻找儿时的美食,一是人的属性,二是寻找故乡传统的文化遗留。我颇为赞同。

如今我已离开美国六年,依然与杨教授时常联系,每次电话或视频之后,他总要问我一句:“那碗鸭肉面线你找到了吗?”我总是遗憾地告诉他“还没呢”。

不久前,我去同安做历史人文调查。偶然发现一家顾客盈门的鸭肉面线店。见吃客不少,我也进店要了一碗鸭肉面线充饥。品尝之后,我激动不已:这就是儿时母亲做给我吃的鸭肉面线的味道啊!激动之余,我和店主老杨聊了起来。50多岁的老杨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同安人,几年前开了饭店,生意却不太好,有位高人指点他,可自办养鸭场,鸭子不喂饲料。有了这样肉质上乘的番鸭,选用品质上好的“四物”,他家的鸭肉面线口口相传,成了好多老饕的心爱美食!

那天中午快一点了,我激动不已,给在美国的杨教授打了一通电话,那时已是美国的深夜,他已睡下了,我告诉他:“我找到了儿时记忆中的鸭肉面线了……”他激动得声音都有点颤抖,连声说:“我应该找时间尽快回厦门啊!”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