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10528期来自:芜湖日报

(一)

——

鸽子肥 老人乐(资料图片)陆成全摄

众带来温暖,更激发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

小康不小康,不看纸面看老乡。

“锣鼓敲起来真好听,政府帮我们来扶贫,担子重、任务紧,脱贫攻坚要精准……”有着地方特色的锣鼓书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芜湖咬定青山、初心不忘,攻克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抒写高质量的扶贫答卷。

山为骨,水为脉,半城山半城水让芜湖这个鱼米之乡更加丰饶。但不容忽视的是,脱贫攻坚依然重任在肩。

无为市、南陵县,是芜湖有脱贫攻坚任务的非贫困县。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共有71个贫困村、5.06万户贫困户和13.35万贫困人口。

脱真贫、真脱贫!芜湖的文化血脉里,本就不乏艰苦奋斗的基因。随着脱贫攻坚战的纵深推进,芜湖的“作战图”更加凸显“实干”二字。

“走以上率下之路”——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行动,市领导常态化深入基层一线,为脱贫攻坚事业把脉问诊、精准导航。

“走精准帮扶之路”——建立“1+14+4”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覆盖贫困户“吃、穿、住、医、学、产、业”等多个方面。

“走从严从实之路”——建立健全“7有”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

“走应给尽给之路”——每年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资金,全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5.25亿元。

“走全员参与之路”——全市各级捐款捐物达4000余万元,惠及贫困户1.8万余户。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多年奋斗,一朝梦圆!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芜湖也交出亮丽“成绩单”——

2020年底,累计脱贫13.35万人、5.06万户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重要指标全面达标,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9%下降至0%,年均脱贫人口近2万人,全市71个贫困村于2016年、2017年先后出列。

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底的2748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11398元,平均每年增长1236元,年均增速22.53%,是普通农村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速的1.74倍。

结对帮扶的太湖县、灵璧县、望江县、利辛县、宿松县等国家级贫困县均实现“摘帽”,芜湖多次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

……

山河依旧在,只是人间换。

(二)

2020年春节,无为市洪巷镇龙泉村。

彼时正值疫情来袭,望着1万多公斤销售不出去的荸荠,贫困户孙竹山犯了愁。

不久后,芜湖发布扶贫“认购令”,多家企业与他签订认购订单,原本滞销的荸荠很快成为“紧俏货”。

面对疫情灾情“加试题”,类似的战贫举措应运而生:

大力推动扶贫产品认定,已通过国家扶贫产品认定267个,为社会各界采购、销售扶贫产品提供便利条件。

设立“幸福路爱心扶贫项目”销售专区、邮乐购“抗疫消费扶贫行动”采购专栏以及“芜湖市消费扶贫地方馆”,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扶贫产品。

大力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开设消费扶贫专区44个、专馆21个,通过农展会等活动销售各类扶贫农副产品。

全市各级工会向工会会员、职工发放抗疫扶贫消费券,120余家企事业单位直接采购扶贫农副产品5100万元。

……

在“战疫”“战贫”的日子里,公益性岗位、贫困人口就业专项资金以及对口帮扶、消费扶贫,不仅给贫困群

—《脱贫攻坚政策赞》在无为市蜀山镇石岗村响起,乡亲们源源不断的掌声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农村公路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了,乡风文明改善了,老乡们见证了伟大事业带来的幸福生活。

绝美山水里,最美是奔向幸福的张张笑脸。

(三)

“对不起啊,刚调回芜湖就得去下乡扶贫,家里的担子又落到你一个人身上……”

满怀对妻子的歉疚,刚结束两地分居的周红飞又来到市中心百公里之外的南陵县烟墩镇海井村,独自奔向与山野相伴的日月星辰。

2014年至今,无数像周红飞一样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们,舍小家为大家,暂别年幼的儿女、挚爱的伴侣、年迈的父母,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更传递了“脱贫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精神火种。

“蜜蜂少时就得自己授粉,辛苦是辛苦,但就有使不完的劲!”南陵县弋江镇五一村,瓜农阮西成笑容憨厚,汗水直流。

20年前,老阮干活砸伤了腰椎,身体落下残疾。2014年,他成为建档立卡户。自此,孩子读书有助学金补助,他和妻子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村里还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

日子有了盼头!

从那时起,他开始自学种植西瓜。为了提高产量和效益,他主动向种植大户请教,不断总结经验。去年丰收时,7亩地的西瓜个个“胖乎乎”“圆滚滚”。

众人拾柴,聚沙成塔。

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扶贫干部的奉献,有脱贫户的奋斗,更有举全社会之力、聚全民之智的体制机制。无论是每年“10·17”举行的“脱贫攻坚认捐认领”活动,还是“百企帮百村”行动,亦或是各类扶贫直播、扶贫展销,都体现了芜湖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一系列扶贫实践,还向人们传递了更丰富的精神内涵:那是不惧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精神,那是只争朝夕、拼尽全力的作风,那是憋足一口气、铆足一股劲的状态……

芜湖人用矢志不渝的奋斗,汇成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四)

历史,像一幅不断展开的画卷。

2021年2月21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从脱贫摘帽到乡村振兴,任务依然艰巨。

利用“安徽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芜湖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时进行数据监测,并组织多支暗访队伍,对全市28个镇开展全覆盖走访,每月将致贫、返贫风险情况逐级上报、分级解决,筑牢防返贫“保护网”。

摸底确定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在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产业发展、人才选派等方面重点支持,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秀美乡村的映衬下,蓝莓、车厘子、火龙果个个鲜艳欲滴。“紫约蓝莓”的所在地无为市无城镇黄汰村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积极打造现代新型农业产业精品基地。

“从一产‘独秀’到三产融合,农户‘造血’能力日益提高。”黄汰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太华介绍,通过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产业“钱途”无限,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我们将坚决守住脱贫攻坚的胜利成果,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文化等全面振兴,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新起点上再出发,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

为了芜湖“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为了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的目标,江城儿女乘势而上,阔步前行!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