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5次走访芜湖田间地头

袁隆平对芜湖一直怀有“特殊感情”

20210524期来自:芜湖日报

田间地头留下袁老足迹

个孩子。”王沧江等人回忆说。

袁老对芜湖怀有“特殊感情”

□记者张申尚余霏储普查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袁老逝世后,市委市政府发去唁电表示沉痛哀悼。自2006年至2013年,袁老7年时间先后5次走访芜湖,考察指导杂交稻种植情况,与芜湖结下了深厚感情。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袁隆平走访芜湖时的有关见证者亲历者,进一步了解了袁老与芜湖的不解之缘。

这几天,王沧江、徐启发、徐哲生等曾在芜湖农业战线上奋战过的“老兵”们,心情异常沉重。袁老的音容笑貌和精神力量,使他们毕生难忘。

2006年,当袁隆平院士第二代超级杂交水稻还未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时,“敢为天下先”的芜湖人做出“先试验后推广再大面积种植”的决策。当年5月,芜湖引进了袁隆平院士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两优0293”品种,随即在弋江区火龙岗镇高埠村进行小面积的试验性种植。虽然当年对该品种在技术上、特性上不明确,种子迟到一个多月,后期又遭受虫害等很多不利条件的影响,但试验的150亩超级杂交水稻仍然获得了亩产650公斤的好收成。

此次试验成功引起了袁院士的高度关注。2006年10月8日,袁院士亲自来到芜湖现场考察,充分肯定了芜湖水稻栽培技术保障和农民的种植水平,这也坚定了我市引进袁隆平超级杂交稻的信心和决心,并由此拉开了芜湖“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大面积推广超级杂交水稻的序幕。2006年至2011年,全市累计种植超级稻面积达165万亩,总增产达12.3万吨,相当于增加中籼稻种植面积20万亩,总增加效益3.6亿元。短短6年时间,完成了超级稻推广的“凤凰涅槃”。

从2006年至2013年,袁隆平先后5次亲临芜湖考察,分别深入到弋江区、芜湖县(现湾沚区)、南陵县、无为县(现无为市)等地。每次来到我市后,他都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虽然当时已有七八十岁高龄,可袁老活力充沛、健步如飞。特别是只要看到沉甸甸的稻穗,他就开心得像

身为当代的“全民偶像”,袁隆平每到一地,都会掀起一阵舆论关注热潮。这位让中国人不饿肚子的科学家,在生活中是一位平易近人、简单而可爱的“老爷子”。

作为水稻专家,袁隆平特别注重勤俭节约。他来芜湖后住在铁山宾馆,每餐吃饭都要求以杂粮为主,而且分量不许太多,确保吃得干干净净。他特别喜欢吃芜湖的臭干子,每次都要上一份。

当时,一些群众或工作人员听说袁隆平来了,都会慕名拜访,请求合影或者给孩子写一段鼓励的话。只要有这方面的要求,袁老向来是“来者不拒”。特别是给孩子签名留言,他写得非常认真,每句话都是用心叮嘱,教导小朋友们好好学习、报效国家。后来市有关方面发现要求签名的人太多,怕影响袁老休息,只好组织人在客房外进行“劝离”。袁老却说:“我签个字不麻烦,如果能影响孩子一生,该多有意义啊!”袁老逝世后,当年许多拿到他签名的芜湖少年,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永远感谢您,影响我一生的人!”

袁隆平之所以如此关注芜湖,与芜湖是近代史上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有关,也与芜湖引领稻米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地位有关。袁老希望以芜湖为突破口,带动长江中下游超级稻的推广。他曾说:“芜湖的水稻栽培技术从技术人员和种植农民来看都十分高,市里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责任感很强,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决心、信心和具体设想都比较好,我很看重芜湖。”

另外,或许还有一层不为众人所知的原因是,袁老的母亲曾经在芜湖工作过一段时间,使他对芜湖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有一次袁隆平来芜湖,散步时走到青弋江边,他凝视着中山桥出神了很久很久,然后对随行者说,小时候妈妈应该带自己来过这里,对这座桥还有一点印象……

而现在,这位伟大的、可爱的人,去另一个世界找妈妈了!

图为2007年9月,袁隆平在芜湖县(现湾沚区)六郎镇东八村观摩水稻长势情况。

徐哲生摄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