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闻·历史

20210521期来自:芜湖日报

探访·山下

每年四月中旬,当茶树一芽三叶初展时,猴魁便正式开园采摘,一直到立夏前结束,历时二十多天。

“行走青弋江”采访组从芜湖出发,临近中午抵达新明乡政府,载上新明乡党委委员胡自然一起前往猴坑村。车子从国道转向蜿蜒曲折的乡道,窗外的山林一下子浓密了起来。越往前行,坡越陡,路越弯,近处植被丛生绿满山川,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

从新明乡到猴坑30分钟车程,胡自然如数家珍为我们科普太平猴魁的历史。

无论是否爱茶,多少都知晓太平猴魁的鼎鼎大名,但大多数人,除了知晓它的名气,其余的并不清楚,我们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事先看了大量资料,猴魁的故事有很多,最有趣的是关于猴坑和猴魁名称的由来——传说当地村民在山坑里帮助了一只老猴,第二年猴子报恩让山岗长满了茶树;也有故事说,由于茶叶长于高山,先人们便养了几只猴子,每到采茶季节,让猴子去攀岩采摘……

胡自然说,当地是有一些关于猴子的故事,如今猴坑村部门口还竖着一个巨大的猴子雕像,但传说终究是传说。“到底为何叫猴坑,其实和猴子没有太多的关系。”胡自然解释,新明乡凤凰尖一带多高山茶园,《乾隆太平县志》称凤凰尖“地逼仄或壁立,不能立足,上下如猿猱”,因此这山间村落古称猴坑。

那这种茶为何被称为“猴魁”?这需要回顾一遍它的历史。胡自然手里,有一份猴坑宣传部门整理的详细的“猴魁纪年”:

太平一带历史上一直盛产茶。道光年间,《安徽通志》称“桂城乡(今新明乡)和龙门乡交界处和尚宕、凤凰尖一带盛产翠云茶”——这个翠云茶,就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太平人多在南京开设茶叶店。为打出品牌,乡人郑氏请人从尖茶中挑出大小整齐的一芽二叶,炼出特制,称“魁尖”,高价销往南京获利颇丰。后来,猴坑茶农王魁成,人称王老二,由此受启发,在凤凰尖的高山茶园内精选一芽二叶,做出的成茶取兰花形,色香味形俱佳,时价比一般魁尖还要高出50%,被称为“王老二魁尖”——这是太平猴魁的雏形。

民国元年(1912年),为参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以政府名义主办的全国性大型博览会“南洋劝业会”,茶商刘敬之购“王老二魁尖”数斤参展。为标明出处、体现品质,特取猴坑之“猴”字与魁尖之“魁”字,再冠以太平县名——最终得名“太平猴魁”。

“猴魁和芜湖还有一段佳话咧。”让人颇为意外的是,在新民乡任职的胡自然居然是南陵人,他告诉我们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1912年10月,孙中山乘兵舰在长江下游考察。30日,孙中山在芜湖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猴坑茶人方南山向孙中山赠送了太平猴魁茶,深得赞赏。孙中山欣然挥毫题词——饮杯猴茶,如得知己,可以无憾。“都说,在芜湖的这个题词,是对太平猴魁最早最重要的一次肯定。”胡自然说。

可以说,从诞生之初起,太平猴魁注定要被载入中国名茶历史之中,一个接一个的荣誉接踵而来,名气越来越大。

《黄山区志》详细记载了太平猴魁所获得的一系列荣誉——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从此蜚声中外;1955年被中国茶叶公司评为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被评为全国名茶46品之第一位……

说话间,我们已经抵达猴坑。猴魁到底好在哪,胡自然建议我们到村里走走,自己去找找答案。

村部位于猴坑村西二村民组。胡自然说,这个地处太平湖畔的行政村过去不叫猴坑村,而是叫三合村。“村里的猴村组(原猴坑组)、猴岗组、颜家组,这三个村民组,是猴魁最核心的产区,太有名了,所以2013年整个行政村索性更名为猴坑村。”

走过村前广场的停车场,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停得密密麻麻。因为正是茶季,不少前来收购的商人聚集在广场一角打包,把刚刚收购的新茶寄走。我们路过时,听见熟悉的芜湖乡音,上去一问,是在核算寄到鸠江区的快递费用。

村部后就有一座海拔不高的茶山。胡自然说,更高的茶山今天是来不及爬了,不如去眼前这座山上看看。爬上去后,清新的空气与清凉的云雾扑面而来,西二村民组静卧在远山近水间。山脉连绵,万木滴翠,漫山遍野都是吐露着新芽的茶树。满眼绿色中,还夹杂着数不清的黄色小卡片。胡自然告诉我们,这是专粘茶虫的捕虫板,多年前他们就完全杜绝了农药的使用,每年要用几百万张这种粘虫板,坚持环保种植猴魁。我们正奇怪偌大的茶园怎么一个采茶人都没有,胡自然说采茶要赶早,每天上午10点后,采茶人就收工了。新茶不能焐在手里,这会儿,村里人都忙着制茶呢。

猴坑人对茶的感情与生俱来。

进入四月份后,猴坑村民家门前茶篓、竹匾随处可见。家家户户忙着采茶制茶,村中鲜少有人聚集、闲聊,即便我们一群陌生人走过,他们也只是抬头看一眼,然后继续手里的活计。

今年60岁的村民项观喜,拥有一个近20人、只在茶季忙碌的小作坊。自家的两层小楼加上庭院,便是现成的加工基地。见我们来采访,热情的项观喜立刻泡上几杯猴魁。他说,自己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便是烧水泡茶,哪怕是隆冬腊月,大雪封山,这一习惯也从未中断。猴魁之于他,是生计来源,更是喜乐之事。“生在猴坑,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做茶的,我从小会喝水时便会喝茶。”泡茶,项观喜用的是山泉水,他特意从山上的泉眼处连接一根水管通到家里的水井,便有了日日泡茶的好水。

和所有不懂茶的外行一样,看到猴魁,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外形——区别于大多数秀气的茶叶,猴魁显得颇为“粗犷”,扁平、挺直、阔大。为什么这么特别?面对我们直白的提问,项观喜笑着解释,这用内行话来讲,叫“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猴魁和黄山南麓的毛峰有天壤之别,首先是因为茶种不一样——毛峰用的是黄山大叶种;猴魁用的是柿大茶种。”项观喜说,柿大茶种吐芽时间晚,却生得挺拔高大,长成的叶片大、叶型椭圆,“猴魁成茶以7公分为标准,外形格外魁伟壮实。”

猴魁干茶的外表之所以这么与众不同,除了茶种的原因,还由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

西二村民组共有60户人家,家家以茶为生。这段时间项观喜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即便如此,他的脸上也始终挂着笑,因为这是“从叶子变钱的四月”。今年,项观喜从外地请了17个茶工。每天早晨5点天朦胧亮,茶工们便背着竹篓去采茶,采到10点钟雾退收工。回到家中,茶工们分散在各个操作台前,将新鲜的茶叶炒制成猴魁茶。整个过程持续到夜晚11点钟,一天下来,可以制作出25斤干茶。项观喜现在已经很少亲自炒茶,但整个制茶过程他都会在旁边观察指导。

项家的制茶间内,我们目睹了猴魁制作全过程——

项观喜家做茶叶采用的是手工加机械的方法。早上采摘的鲜茶筛选好,放进机器进行第一道杀青,青翠的鲜茶变得柔软,颜色也从鲜碧变得柔和;茶工一根一根捋直后穿过一个特制的小孔,茶叶便基本定了型,这在制茶上被称为理条。捋直时要求用手指将两叶包裹住嫩芽,形成太平猴魁“两叶抱一芽”的特征;捋直后的茶叶被均匀整齐地铺放在纱网上,这时给它们盖上白布,放在滚轴上压滚过,这是压扁;再经过烘干机分为几次烘干,猴魁便制作完成。

“因为有着理条和压扁的步骤,制成后的猴魁茶叶外形,最终看起来笔直有力。”项观喜拿着一杯刚刚泡好的猴魁,颇为骄傲地向我们展示,只见一个个芽叶竖立、成朵肥壮,“猴魁是泡出来最具有观赏性的一种茶,这是公认的,看看,这像不像含苞欲放的白兰花?”

探秘·山上

但显然,猴魁之好,绝非只在于“外貌”,古往今来,多少茶客对其趋之若鹜,所追求的,更在于它的“内质”——

“入杯冲泡后,芽叶便会缓慢舒展,并竖立成朵,宛如兰花,汤色嫩绿鲜亮,香气鲜灵高爽。”“头泡高香,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一喝难忘,香若空谷幽兰,鲜如春水拍岸。”……

让项观喜非常介意的是,如今很多人只知猴魁其名其形,却不知其味。“猴魁分为很多级别,我们山下的几个村民组,做出来的茶不是顶级的,你们平时不怎么喝茶的人,可能还喝不出来。”项观喜说,倘若能喝到山上纯手工制成的极品猴魁,一喝便知什么叫甘香如兰、幽而不冽。

项观喜口中的“山上”指的便是位于海拔700米左右的猴村、猴岗和颜家三个村民组。20世纪初猴魁诞生之时,当地乡绅刘静之定下规矩,仅猴坑、猴岗和颜家三座山岗上出产的才能叫猴魁。后来为了扩大产量,整个猴坑行政村都成为猴魁核心产区,但这三个村民组依然是核心产区中的核心。

这三个村民组,因藏于大山深处,且至今路难行,“出了此地,再无猴魁”,成就了太平猴魁的神秘。

山上的猴魁之所以优于山下,是因为山上有着更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这是当地的一句谚语,也是猴魁产区自然环境最真实的写照。“能够孕育顶级的猴魁,需要天时地利,绝佳的气候和土壤缺一不可。”项观喜说,一来,山上终日云雾弥漫,雨量充沛,空气温润,漫射光照时间长,更适宜茶叶的生长;二来,山上的土壤是变质页岩风化的乌沙土,土壤深厚肥沃,有机层厚,腐殖质含量丰富,含有丰富的茶树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山上的茶场,还保留着原始的自然环境,大多一边是溪涧,一边是陡峭险峻的山路,茶叶难采难摘,我都很少上去。”项观喜感慨道。

更难得的是,区别于山下已机械化,山上顶级猴魁还坚持着最传统的手工拣尖杀青和古法炭焙。“手工制茶无比繁琐。”在项观喜小时候,他曾目睹过父亲纯手工做茶:锅式杀青,平口深锅,锅温120℃左右,赤手翻炒“带得轻、捞得净、抖得开”,一气呵成;茶叶杀青后,四五个人手工把叶子拧到茶叶杆上摆放整齐;在随后的压扁环节,手工压扁相比山下的机器压扁也明显“温柔”很多;古法炭焙烘干则最为麻烦,分头烘、二烘、三烘三道工序,全部在烘笼上进行……“手工费时费力,但做好后,你随手抓一把山上的茶叶,和山下的一对比,山上手工做的明显有分量得多。”项观喜说。

如今山上总共还有30多户人家坚持手工做茶,每家一个茶季下来也只能做四五百斤干茶而已。“所以,山下的茶卖600元左右一斤时,山上的茶可以卖到4000元一斤。我们村人均收入10万元,山上人均收入可以达到30万。”项观喜说,高是高点,但是值。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