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强渡大渡河指挥楼

20210611期来自:四川日报

孙继先生前使用的马褡子

大渡河畔的石碑记录着曾经惊心动魄的战役,站在安顺场大渡河古渡口,尽管今天的河道已经缩窄到当年的一半,但面对湍急汹涌的河水,还是能联想到当年红军渡河时的不易与超群的谋略。不远处,一座3层高的藏式碉楼——红军指挥楼,仍屹立在安顺场老街,守望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先遣支队司令刘伯承、政委聂荣臻曾在这栋楼中指挥强渡大渡河战斗,并取得了胜利,粉碎了蒋介石妄图让“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为北上抗日打开了胜利的通道。

如今,经过修缮的指挥楼保存完好,指挥楼墙体依然是86年前的墙体。

在纪念馆展示柜内,摆放着一件已经褪色、布满褶皱的布艺物件,这便是时任第一军团第一师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生前使用过的马褡子。

2018年4月11日,孙继先之子孙东宁先生从北京不远万里赴石棉县,向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无偿捐赠这件自己保存了几十年的文物。

孙继先一生南征北战,最令他难忘的还是长征路上和战友们一同战斗过的大渡河。孙继先1990年逝世后,按照他的遗愿,孙东宁将父亲的部分骨灰撒入他生前魂牵梦萦的大渡河。后来,当地政府和群众自发从大渡河中挖出一块大石头,勒石为记:“魂系大渡河——孙继先同志骨灰抛撒处”。孙东宁几次回到抛撒父亲骨灰处,默默寄托思念之情。

大渡河机枪阵地遗址

1935年5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强渡大渡河时,在该处架设了几十挺轻重机枪和两门八二迫击炮,掩护孙继先率领的十七勇士成功渡河。

如今的机枪阵地遗址,沙袋层层垒起,上面依然架设着几十挺轻重机枪,鲜红的党旗在遗址前随风飘扬。一块由朱德题写的“革命到底”石碑在风中屹然挺立。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