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题?从哪些角度切入能得高分?

语文名师点评高考作文题

20210608期来自:四川日报

准确破题 处理好三个关系

考试结束,成都十二中科华校区考点,两名考生开心地拥抱在一起。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嘉薇 李寰

高考语文作文题每年都备受瞩目。今年四川高考语文使用全国甲卷,作文题是让学生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考生该如何破题?从哪些角度写作才能得高分?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成都石室中学副校长赵清芳表示,考生要准确破题,应处理好“三个关系”:“可为”与“有为”的关系;“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雨杨摄

“我们”与“时代”的关系。

考后

赵清芳解释,作文主题词是“可为与有为”,考生在写作中不能偏废其一。“可为”是情感和意愿,是“有为”的前提和基础;“有为”是行动和实践,是“可为”的践行与结果。考生在写作中应对个人的知行合一进行考量。处理好“材料”与“主题”的关系同样是切题关键,题中所给材料包括节日、歌曲、作品、革命烈士等,通过阅读材料可发现,“可为与有为”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传统。所以,从材料中自然引出这一传统和基因,并强调其对我们的滋养和激励是写作的关键。最后,还需理解“我们”与“时代”的关系。赵清芳提到,作文题中“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这一提示语表明,一定要将“我们”与“时代”有机结合,要将个人未来置身于时代潮流之中,写出自己的“可为与有为”,不能空谈。

重在思辨 想拿高分并不易

“考生入题需先抓取中心概念,结合材料倾向性,分析‘可为’与‘有为’的内涵和外延,形成自己的论点。”成都市骨干教师、武侯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周菁菁表示,百年党史话题,一定是考生今年备考作文时反复训练过的题材,但面对熟悉的题材,不一定能拿到高分。这几年,高考作文不断推陈出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评文备受推崇。从中可看出高考作文命题趋向:有一定任务限定,要求学生紧贴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深度地表达看法。学生写作时要以说理议论为主,针对时事热点话题展开思辨性分析,提出独到见解;联系事件产生原因,探索性质和意义,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这区别于传统话题作文,背素材、套作明显行不通,需从审题立意、由果溯源、谋篇布局构筑写作新思维。”

“作文分要高,高在‘思辨’这招。”成都市一知名学校语文教师说,体现思辨性,是应对材料作文考试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写作原则。当下作文考察灵活多变、时效性强、辐射范围广,只有挖掘材料的深度,才能提升作文高度,学生要想在作文题拿到高分,要有“继承创新”观点,展现时代风采;要有“思辨”观点,体现未来“可为”。

(三)

—领航: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从现实的此岸通向梦想的彼岸,从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必定依靠揭示客观规律、洞察历史大势、回应时代呼声的科学理论。

百年大江奔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当今世界动荡变革的历史变局之中,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历史的积淀、理想的坚守、开拓的勇毅,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实践的新革命、思想的新长征,结出了饱含中国精神、时代精华的硕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使人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使科学社会主义释放出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