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派川菜的传奇

20210525期来自:四川日报

“凡是提到蓝光鉴的人,语气里都充满了敬意。”美食作家石光华称,蜀中厨师,近半数与荣派川菜有渊源。川菜大师彭子渝也说,川菜这株大树无论如何繁茂,落到根上,都不得不说到蓝光鉴和荣乐园。

1883年,蓝光鉴出生于成都,他是家中长子,下有兄弟二人,名为蓝光荣、蓝光壁。蓝氏三兄弟分工合作经营荣乐园,演绎了一段传奇。

由于家贫,蓝光鉴没有读多少书,13岁时就不得不开始谋生。一支新兴的专业厨师队伍,吸引了年少的蓝光鉴——晚清时,成都官员间流行家宴,清廷御厨、满族人关正兴创办了正兴园,将宫廷满汉全席改造为川版宴席,并组织厨师队伍上门去做菜,这种方式被称为“冷包席”。

关正兴一见蓝光鉴,就喜欢上了这个天资聪颖的少年,上门收徒,并手把手地教他。蓝光鉴成长迅速,16岁即可单独上灶烹饪,曾领掌妙做百桌宴。之后正兴园因故濒临倒闭,蓝光鉴赋闲在家思谋生路,关正兴又找上门来,劝说蓝光鉴另立门庭干起来,不辜负自己的才干,也带着师兄弟们一起创业。为了解决资金难题,关正兴又说服了商人戚乐斋,出资300块大洋资助蓝光鉴。

于是,1911年底“荣乐园”诞生,在成都今天东风路内的兴隆庵开业,28岁的蓝光鉴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1933年,荣乐园迁至布后街一号,在此达到鼎盛时期——占地面积数千平方米,前有庭院和花园,以及停车场。就餐楼是一幢两层小洋楼,底楼大厅可同步开席100桌。

此时的荣乐园,已从单纯的餐馆升级为文化艺术场所——包间里,四壁挂满名人字画,其中有唐伯虎、张大千等众多名家真迹,字画一周一换,可以一月不重样。餐桌、器皿非常讲究。荣乐园就餐楼后面是厨房,占地宽阔,高峰时事厨人员超过200人。每天清晨,荣乐园墩子上的剁肉声,很远都能听到。

蓝光鉴被后人尊为“现代川菜之父”,在于他一方面继承了正兴园集合流派的官府菜,一方面收集各地民间美食,不仅在当时餐馆规模最大,且在上世纪30年代推动守正融合系列创新,菜品花色达数百个,更加壮大了成都餐饮业繁荣,被称为“川菜正宗”。创制的300多道川菜,开创了川菜崭新的局面,形成了“以我为主,化为我用”的烹饪理念,时至今日都有极大的启示性。

当年四川劝业道总办周善培曾诗赞:“成都百馆供宴客,正兴园为蓉之冠。治庖何止数千人,川味首推蓝光鉴。”“荣祖荣先四季色香调羹鼎,乐山乐水八珍美味协阴阳。”这是1980年美国纽约荣乐园的名联,也是后世对荣乐园美食主张的解读。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