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有平台

20210524期来自: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王成栋

“和我们当时一样,到处找技术、找产品。”5月9日,接到一位同行的咨询电话后,四川鼎盛和袖种业公司董事长周丹感叹,企业和技术研发单位实在是“熟悉的陌生人”。

“田租好了,人手也招齐了,就是没技术也没产品。”这是十多年前周丹创业时遇到的窘境。这种窘境延续到了当下。4月底至5月初,记者电话咨询了十多家川内种业企业,发现“找米下锅”是不少育制种企业的常态。

一边是企业“广撒网”而大部分时间徒劳无功,另一边是科研单位的“守株待兔”。省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蒋俊说,科研人员和单位耗费不起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做新品种的市场推广,“最多在网上填个新品种特性表,就算是宣传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除了玉米、水稻等大宗品种外,其余农作物技术研发后往往“沉睡”。“有些研究领域‘冷门’的科研单位,只能自己去找市场。”省农科院经作所副所长叶鹏盛感慨,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人员,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往往只能“靠人脉”。

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桥梁为何断了?

统计显示,四川农作物科研育种的材料、人才、资金,80%以上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而把技术变成产品的种子扩繁环节,则主要由种业企业来负责。但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科研单位原有的平台企业要么移交,要么关门,科研单位走向市场的路径越走越窄。

“除了少部分科研单位和规模大一点的企业有战略合作外,其余的都是‘熟客’点对点联系。”省种子站副站长梁南山说,导致扩繁权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眼下没有合格的“红娘”。

省农科院副院长任光俊说,扩繁权的交易涉及价值和风险评估、价格谈判、配套服务等一系列复杂程序,单靠科研单位和企业“自由恋爱”很难完成。而此前充当“红娘”的是中国农科院搭建的扩繁权交易平台,但要求研发单位先付“中介费”等做法,让科研机构望而却步。至于四川省级区域性扩繁权交易平台,目前则是一片空白。

如何搭建一个平台,让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自由恋爱”?

“可以单独搞一个省级平台,也可以联合邻近省份共建区域性平台。”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可以参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碳排放交易平台等,搭建“川种”的“婚恋中介机构”。

在具体运行上,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刘卫国说,交易平台应该具备独立的、科学的品种权价值评估体系,且以价格竞拍的方式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