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 1976年悄然进行“分田包干”

20210523期来自:四川日报

九龙坡村与重庆、南充和广安相邻,是一个鸡鸣三界的边缘山村。初夏,空气中橙花香味馥郁,橙树下九龙坡村村民文永福正忙着农活。今年70多岁的文永福原是九龙坡大队1队队长,也是上世纪70年代推进实施“包产到户”的组织者之一。

“那时村里人多地少,每人每年只能分百斤粮食。农民靠吃救济粮过日子,不少人举家外出行乞。加上集体生产,大家生产积极性不高,出工不出力。”文永福说,后来群众悄悄和我们讲,田边地角荒起也是浪费,能不能自己种点苞谷(玉米)。

1976年秋收后,九龙坡大队1、5、6、7等队开始行动。在晒谷场,5队队长贺远华等几个年轻人凑在一起开“黑会”,秘密商议以猪饲料地的名义,将一些田边地角私分耕种。

“当时群利公社党委书记邓天元就驻在我们这个落后队,表面上他不知道,实际上暗地支持。”贺远华说。

九龙坡村头的三间石头平房也是“见证者”之一,这里原来是村里的磨坊,兼作村办公室使用。1976年的深秋,这里曾进行过多次秘密会议。

“1976年10月,我们还有几个村民一起秘密研究,包地到人头,每人各1分瘠薄地,肥料自备。约定下班后,四五个人一起‘偷偷摸摸’种上小麦、油菜。”6队队长吴大信说,“当时我们还立下了契约,每人1分地交20斤油菜籽,当场都按了手印。”

回忆1队当时“分田包干”的情景,文永福还记得不少细节:当时下放的是零碎土地,还造了秋季下放零碎土地的花名册。1队田埂、“鸡啄地”、猪舍旁的边角地等零碎地共有10亩,包到人头,主要种小麦、玉米。

束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一经变革,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释放,农民生活也随之改善。“土地下放后,我们欢喜得很,那年秋天,田边地角的地变成了高产田。”九龙坡村村民刘玉芳说。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