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杨明桂

20210611期来自:江西日报

恋爱

— —

本报记者 江仲俞 文/图

明桂,说在矿区打转,很羡慕杨明桂干普查全省跑,大面积做调查。“明桂,我们换一换?”同学问他。杨明桂回答说:“我才不跟你换呢,我要跑。”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各方面条件非常艰苦。地质队员每人带着“三件宝”:铁锤、罗盘、放大镜,背着标本袋、饭盒、水壶,爬得一身又一身汗,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碰上下雨,穿着湿衣服湿鞋子继续跑。当了地质队员才体会全身湿透了的那种滋味:一身湿能忍受,可是到第二天还得穿湿衣服湿鞋子跑,就非常难受了。

困难时期,杨明桂和队友们跑野外,有时饿着肚子干活。一年冬天,下着雪。杨明桂和一个同事,晚上只吃了一个红薯。第二天一大早,两个人就饿着肚子翻过了九岭山。到了一个地方,饿得不行,看到有人在挖红薯,杨明桂走上前去说:“老乡,能不能给我们两个红薯填填肚子,我们给钱,行不行?”

老乡为难了:“实在没办法呢,我们一家人都不够吃。”杨明桂和队友继续走路,边走边看。走不远,看到有位老农在挖萝卜。说来也怪,困难时期连萝卜也长不大。杨明桂凑上前说:“老乡,你这萝卜能不能给我们几个?我们实在饿得受不了了。”

老农看看他们,同意了。他们如获至宝,抓了几个萝卜,在水沟里洗洗就吃起来。到了春天,队员们有时挖一两根竹笋兜着,到了老乡家把竹笋切成片,没有油,煮了就吃。

起初,杨明桂带的队伍有13个人。早晨起床,炊事员做饭,他边烧火边看书,吃完饭就往外跑。不下雨天天跑,下大雨就待在屋里整资料,晚上一般没有10点钟之前睡的,把当天采集的标本(石头)包好、编上号。杨明桂把13个人分成四组。每天晚上,他把四个组白天跑的线路在一张图上填好。“地质队员就是这样干下来的。”杨明桂说,“我养成星期天不休息、晚上干活的习惯。到了下半夜,我就躺在床上思考,很多事都是这样思考出来的。”

1964年初,杨明桂到李四光创办的地质力学进修班进修一年。结业回家只待了几天,就急着用学到的地质力学知识,到赣南进行钨矿地质研究。“那时我怀着儿子,女儿才两岁,一直到1966年春节,他才回家。”于桂兰回忆。

尽管杨明桂获得过李四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众多荣誉,参加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但他最看重的还是“头奖”——第一个五年计划劳动模范。“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获得的第一份荣誉。我每干成一件事,党总是鼓励我。”他说,“党员就要领着大家干。咱们解放军为什么能够打胜仗?就是人人冲锋陷阵。党员就要像个党员的样子,就要按党的要求做事。”

我和杨明桂一起走过了62年。1959年春天,他任江西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地质科副科长,主持全队技术工作;我是科里工作人员。后来组织调我到二机部新疆局从事铀矿山地质工作。一天晚上我在房间收拾行装,他来送别,听听我对工作的意见。我们谈了些互相鼓励的话,没想到共同的理想,竟催生了爱情。临别前,两人不顾即将相隔数千里,就在庐山登记结婚了,成了终身伴侣。

—于桂兰《回忆录》(2021年5月26日)

1957年,22岁的东北姑娘于桂兰结束了安福浒坑钨矿的勘探任务。她所在的勘探队并入220普查队。她留在了队部。

杨明桂是220普查队二分队分队长。一个在队部,一个跑野外,几乎没见过面。于桂兰偶尔听同事说,二分队有个杨明桂,人好,肯干,不怕苦。次年,又听说这个杨明桂当上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劳模,还入了党。

1959年的春天,庐山的杜鹃花开了。这时,220分队改为江西区域地质测量大队,杨明桂任地质科副科长,于桂兰是科员。办公地点设在庐山一幢小房子里。

有一天,党龄四年的于桂兰接到通知:过几天到南昌集合,去新疆从事铀矿山地质工作。

铀矿,核工业,原子弹,这些词语,神秘而神圣。

于桂兰要走了。作为科室领导,都是革命同志,应该去送送。吃过晚饭,杨明桂冒着小雨,来到了于桂兰的宿舍,看到她正在打点行装。杨明桂请于桂兰给科里的工作提意见,于桂兰说:“你的责任重,要好好工作。”说完也要杨明桂给她提意见。他说:“你去了新疆,要为中国核工业作贡献,担子很重,要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

谈工作,提意见,相互鼓励,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小时,两颗心有点“通”了——都是党员,都能说到一块,都想为党做好工作。

走出于桂兰的宿舍,杨明桂思绪有点乱了。一方面觉得爱上她了:一位女同志,千里跑新疆,不容易;另一方面,当时的政策是去新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