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守护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10601期来自:江西日报

“千河归鄱湖,鄱湖入长江。”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而江西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向长江,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示范区,为全国流域保护与科学开发发挥示范作用,是国家赋予江西的重任。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来,我省全面推进大湖流域综合治理新模式,打造系统全面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强化鄱阳湖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打造江西特色生态品牌——

实施一体化生态修复。深入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编制实施“五河一湖一江”流域保护治理规划,扎实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持续开展鄱阳湖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专项行动,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全面同步禁捕。

构建整体性生态屏障。全面实施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造林636.1万亩、封山育林545.7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018.3万亩,治理恢复湿地7.5万亩。

打响系统治理品牌。实施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赣州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试点,创新开展流域性稀土矿山尾水处理,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山区崩岗治理“赣南经验”。大力推进九江长江“最美岸线”、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吉安百里赣江风光带等示范亮点建设。

我省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八大标志性战役,统筹推进“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在流域生态系统修复、流域综合管理、流域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探索新路。2020年,鄱阳湖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41.2%,同比上升35.3个百分点;总磷浓度为0.058mg/L,同比下降15.9%,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

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引领,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目标,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积极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

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一企一策”“一城一策”,深入开展“四尘三烟三气两禁”整治行动。深入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治理和“清磷”整治,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提标改造,设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建成垃圾焚烧处理设施29座、日处理能力2.6万吨,危险废物年处置能力达到48.5万吨。

实施节能节地节水行动。推进“亩产论英雄”,开展节地增效行动,消化批而未用土地20.44万亩。深入实施节水专项行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5%。退出煤炭产能334万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46%,能耗双控完成国家“十三五”目标。

生态环境质量在高水平基础上持续改善。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湿地保有量91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全国第2,率先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长江干流江西段所有水质断面达到 类标准,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类及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宜人景色从历史回忆变为美好现实。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