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博物……

20210521期来自:江西日报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博物馆里,每当看到“朱德的扁担”,我的心里就会像波涛一样翻腾不息。

论形状,这根扁担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和别的扁担一样,都是竹子做的,约摸三四尺长,中间稍宽,两头略尖。但这又是一根极不平凡的扁担,是一根有着特殊经历的扁担。

关于这根扁担的故事,我早在小学的课本里就读过。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打破敌人的封锁,就必须储备更多的粮食,而井冈山产粮又不多,这样就要组织红军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于是朱德同志也戴着草帽,穿着草鞋,不顾山高路陡,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战士看到他白天挑粮很累,晚上还要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怕他身体吃不消,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见了,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我记得当时读这个故事时,深为朱德同志的这种革命精神所感动,不由对他满怀崇高的敬意。但由于年龄小和阅历少,对“朱德的扁担”的内涵却不甚明了。

1973年,我有幸到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学校组织到井冈山“开门办学”,才使我真正明白了“朱德的扁担”所蕴含的不同寻常的意义。

那是我第一次上井冈山,不是坐车上去的,而是走路上去的。我们全系同学先坐校车到永新县城,接着背负行李,沿着毛主席当年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过的小路,步行向井冈山进发。一路上,我们经过了三湾、龙源口、砻市、茅坪、黄洋界、双马石、大井等地,最后一站是茨坪。每到一地,我们都要住下,参观革命旧址,重温当年历史,学习革命传统,畅谈心得体会。开始时,大家觉得自己年纪轻,对走路爬山不当一回事,一个个都信心满满。但走了几天后,有些人就感到支持不住了。有时路程较长,一天要走好几十里路,有些同学一到住地,就坐下来不想动了。特别是从茅坪到黄洋界,十几里的高山陡坡,空着手登山都会累得气喘吁吁,何况背上还背着东西。有些同学上山没走多久,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又沉又重又痛,只好走一会歇一会,体力好的同学主动帮把东西背上,照顾着一起往上攀登。幸亏那时的井冈山,树木稀少,红军小道也很通畅,如是像现在这样森林茂密,绿海茫茫,路被掩没,那登起来就更艰难了。我边走不由边回想,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挑着一百多斤重的粮食上山,那需要多大的体力,又需要吃多大的苦啊!肯定汗水湿透了衣衫,脚底磨起了水泡,肩上火辣辣地痛。但即使累成这样,他们也只在黄洋界上的荷树下歇一歇,又弯下身子挑起沉重的担子继续往前走去。

可见,小小的扁担,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脚力,更是一种意志力。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时期,用陈毅的话说,“那是一段苦到了极点的日子”。物资奇缺,饥寒交织,从军长到伙夫,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菜金,吃的是南瓜和野菜,盖的是稻草被子,穿的是单衣单裤。毛委员桌上的油灯,三根灯芯只点燃一根,过的是同普通战士一样的生活。朱德说,我们就是要和士兵“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更为严峻的是,敌人先后多次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会剿”,所到之处,“茅草要过刀,石头要过火”,企图把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扼杀在襁褓之中。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艰难和危险境地下,井冈山根据地不仅没有被敌人打垮,反而在敌人的炮火中不断发展和壮大,革命的红旗更加高高飘扬在巍峨的井冈山上。

我们到达茨坪时,首先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博物馆,正当大家在“朱德的扁担”前久久凝视时,从博物馆外飘来了一阵《挑粮歌》:

一根扁担两头弯,井冈山下把粮担。

军民同心反封锁,革命斗争不怕难。

这昂扬激越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当年红军挑粮的现场,也使我们真正理解了“朱德的扁担”的深刻含义。这条扁担,挑的不仅是粮食,挑的是革命根据地的重担。井冈山时期的官兵,正是用这根扁担,挑出了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精神,挑出了不畏艰难、克敌制胜的英雄气概,挑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星星之火。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