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面向”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20210531期来自:青海日报

苏振锋 翟淑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四个面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这是应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迫切需要。新发展阶段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就必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作用。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潮流,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四个面向”之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是根本和长远大计,发挥着基础和引领作用。没有前沿科技的突破,后“三个面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要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就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明显的。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因此,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面向经济主战场,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为人民创造更多财富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之一。“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周期的决定性变量,也是决定经济实力的核心因素。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个黄金期。进入新时代,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是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四是加快科技创新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目前,要大力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为重大战略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科技创新要在关系我国国家安全和重大国计民生领域持续给力,有效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党中央已经确定了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决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要加快推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进入新时代,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需要在战略谋划上高瞻远瞩,在战术安排上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保证重大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战略发展,提高我国芯片自给率。去年,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这一政策可以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再如,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我们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为人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四个面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年前提出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三个面向”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创新突破,这是对我国新时代推进科技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完善、重大提升、重大创新,标志着科技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内容更加系统、体系更加完整、思路更加成熟。从“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增加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贯穿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弱小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带动形成庞大的健康、现代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等产业是世界科技发展形势之一。我们要密切跟踪、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看到差距,找准问题,对看准的方面超前规划布局,将成熟的思路及时转化为政策举措,切实加大投入,抢占先机。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了实现这一伟大、崇高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生活、生命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明确列为科技工作“四个面向”之一,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鲜明理念。让科技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这是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中国的确定性。我们要坚持在疫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方面合力攻关,通过打这场硬仗,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党校)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