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实”举措践初心 务实干事担使命

门源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

20210527期来自:青海日报

“马背巡逻”等党员志愿服务队,采取“定点服务+上门服务”形式,深入街头巷尾、草原帐篷、企业厂房开展政策宣讲、健康义诊等服务,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全面梳理并建立政策惠民工作、项目建设服务、“解民忧暖民心”工作、历史遗留问题及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工作等五本台账,通过细化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内容、方法措施及工作成效,确保各级党组织高位推动、严格落实。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门源县认真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委工作安排,静心抓学习,真心办实事,以五“实”举措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提高政治站位抓实战。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把调查研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专门制发工作方案,对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安排部署,县级领导干部带着问题带头深入联点乡镇、分管领域、生态环境整治点现场察实情,点对点梳理矛盾问题,面对面提出解决建议。各乡镇、各部门立足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研和微调研,积极查找和解决问题,深入谋划当前和“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举措。

紧盯项目建设谋实策。坚持把抓紧抓实民生项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支撑,全面落实“审批破冰”措施,通过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成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专班、逐月召开项目调度会、完善项目联席机制、倒排建设工期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层层压实每个重点项目尤其民生项目县级包联领导、项目建设单位、配合部门的责任,确保建设进度日日有推进、月月见成效,目前全县重点新建续建项目开复工率达66%,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为2015年后首次达到两位数增速,实现首季“开门红”。

保障民生事业出实招。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基础工作,注重从“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一季度完成民生支出4.03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1%。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你点我检”抽检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对食品及餐具进行抽检,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紧盯群众就业需求,积极搭建劳动力供需平台,县人力资源市场建成运行,入驻劳务派遣机构6家;制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业培训方案,提升农民工劳动技能,确保安全有序返岗,一季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和14.4%。针对行路难问题,举办新能源公交车开通仪式,在行政村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3辆,支持手机微信扫码乘车,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在省内首次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技术,对辖区内496条农村公路进行了数据采集工作,为制定“十四五”时期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等提供科学数据保障。针对入厕难问题,在城镇街道显眼位置安装公厕标志牌,配备无障碍扶手、卫生收纳袋、紧急呼叫按钮等人性化设施,推动公厕驿站功能叠加升级。全面加快农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承办全省油菜田杂草无公害防控综合机械化实训会,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改善生态环境下实功。坚持把建设“金色门源”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远之策,积极打造山青水绿、宜居宜游的生态大县。大力推进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整治及“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分解任务、压实责任,确保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落实落地,已完成国土绿化面积0.38万公顷;积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在10个乡镇开展0.53万公顷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筹建12处乡镇畜禽粪便收集转运点,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堆粪场20家。通过“方阵排名、动态管理”,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建成高原美丽乡村44个、乡村振兴示范试点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农村污水治理、农网改造等一批强基惠民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见效,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宜居指数、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狠抓治乱解困求实效。坚持把治乱解困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攻坚之战,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严格落实县级领导信访包案化解、矛盾纠纷“一台账三清单”等制度,打好重大信访案件、重大纠纷“攻坚战”,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8%以上。针对电信诈骗案件持续攀升势头,抽调民警辅警村警等专门力量,通过“两进三宣传”(进小区、进村社,精准宣传、全面宣传、规范宣传)活动,扎实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宣传工作,有效提高了群众防范意识。全面启动投资平台全程线上审批工作,为4000余户(次)市场主体减免各类税收2500余万元,通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等方式,为小微企业落实金融贷款0.32亿元,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下一步,门源县将继续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学习教育有实效、出亮点,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