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行路至万里”

在创新与实践中矢志科研

20210521期来自:江苏科技报

人物简介:

郭彤,男,1977年4月生,山东省青岛市人。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现为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

2005年,郭彤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毕业,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与科研人员。一路走来,郭彤深刻体会到创新和通识博学对于一名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教学或是科研中,他都要求自己和学生们多质疑、多思考、多学习,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不歇的创造力,并不断进步。

谈到应该如何培养创新思维,郭彤认为,“读书破万卷”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它可以使你有一个扎实的功底,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绝对不能盲目地去看书。必须学会批判性思考,学会如何迅速找出核心思想,判断哪些信息对你有益,然后将其用在解决自己关心的问题上。同时,“行万里路”也是培养创新的重要方式,土木工程更是一个需要切身实践的学科。

近年来,郭彤分别以“长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和“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提升”为主要研究内容。一般人看来,桥梁与建筑是两种不同的学科,为什么他会既研究桥梁又研究建筑呢?

“土木工程是个传统学科,如果想要有所创新,就需要与别的学科实现有机融合,比如土木工程学科里的结构工程,起初主要研究的是静力荷载下的响应分析,现在早已涵盖了抗震等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同时防灾减灾工程也在开始涉及桥梁的防灾减灾,将来的土木工程专家教授都应该具备能够同时驾驭桥梁与建筑的能力。”郭彤说。

经过不懈的研究,郭彤带领团队在大跨桥梁性能的监测和评估方面成果显著,他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自定心抗震结构体系,这些新型结构体系具有震后自动复位、主体结构基本无损、耗能机制明确等优点,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主体结构的震后残余变形。同时,郭彤及其团队成功建立的融合多功能的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现已在润扬大桥、苏通大桥等一批国家重大重点工程中得到成功实践。

除此之外,郭彤还参加过许多重要建筑物的鉴定、加固和改造工作,比如,钟山宾馆原“励志社”、南京博物院老大殿和孔祥熙故居等文物建筑的完善加固工作等。

面对近些年来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郭彤感慨万千,“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我们将按照党的指示,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勇于创新,敢挑重担,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