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小发明解决患者大难题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发明计量装置获国家专利

20210519期来自:江苏科技报

全新医用计量装置让病情评估更精准

■本报记者何佳芮

通讯员殷舒月楼晓彤

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并不定是专家学者或科研人员的“专利”。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里,一群护理小姐姐在工作中发现难题,并开动脑筋解决难题,她们创造出来的“护理小发明”有的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准确地计量每天的液体出入量非常关键。

在以往的临床护理中,由于计量工具不规范、不准确、不统一,常常导致出入量计量有误差,并且计量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临床上使用起来困难,所以很多护理人会采取估算的形式,但估算就一定会存在误差。“比如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进食量并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若是数据不准确,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发展至心功能衰竭。”急诊病区主管护师张丽娟说。

针对这种情况,科室护士姐妹们开动脑筋,发明出“一种医用计量装置”,这是可精准测量的出入量计量装置,主体包括标准量杯和电子秤,电子秤内增加了含水量百分比的录入,能够快速测量液体容量和固体含水量。既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荷,又提高了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该装置现已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起床辅助牵引器系统让患者上下床更轻松

外科手术患者行动不便,上下床也比较难,以往有种丑陋牵拉绳,不方便。后经过心胸外科、普外科护士们开动脑筋和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起床辅助牵引系统诞生了。

它能够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调节拉绳长度和方向,且收纳方便,减轻由体位改变引起的伤口疼痛,让患者起床更加便捷,大大地便利术后康复,该装置现已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这个新型的牵引器比原来的拉绳好用多了。以前的拉绳需要双手往前收,绳子又滑又钝不好拉,新的拉绳比原来省力,我起床也没那么疼了,没人照看的时候我自己都能慢慢坐起来。”一位气胸术后患者说。

构建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护理评估体系

除了临床护理小发明小革新外,管理创新更多地是为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骨伤科主管护师魏月香提出的“骨牵引全程舒适管理模式构建”,通过统一毛巾的高度制作抬高角度的标识、统一抬高角度改良病员裤、冷敷袋、建立观察记录单等一系列创新措施,进行同质化、精细化管理,使患肢肿胀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了手术等待时间。

该院肿瘤科护士长吴秋兰基于自身护理工作,提出了构建可量化的中医护理方案辨证施护评价体系,在原有的评价系统上重新设计,从疾病症状、实施辨证施护措施,并通过可观的症状数据分级标准进行施护效果、依从性、满意度等方面建立多维度、可量化的评价体系,让护士提升辨证施护的能力,进而给患者带来更好更高效的护理体验。

“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发明家’无处不在,护理人一直都秉承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时刻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每年的用具创新、管理创新项目在20项左右,中医技术创新在10项左右。为了让创新项目能够更快更好落地,我们还建立了线上互助讨论,群策群力,开动脑筋创新创造,最终的宗旨是为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护理质量。未来我们也会持续推进护理创新,进一步推动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护理部副主任王蓓说。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