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0608期来自:廊坊都市报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上接A01版)二是节能环保效益较好。年产8万台(套)变频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项目广泛应用于电梯、大型液压机械、空调、配电柜等设备,不仅能极大地减轻对电网的冲击、降低对供电容量的要求,还能降低损耗,提高供电效率。三是协同发展成果较明显。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和燕郊西柳屯小学教学楼的建设,将有效解决在京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稳步提升教育水平;燕郊金谷大街公共交通综合枢纽一期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通州区、顺义区的互联互通,促进交通一体化。

三河市将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高效举措提升项目建设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提升“健康三河”新水平

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工作,完善重大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严守“三道防线”,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严格落实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制,充分发挥医药机构“哨点”作用,加强异常情况报告和监测预警,强化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实现常态化精准防控与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

提高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鼓励域内医疗机构与北京三甲医院合作,加快医联体建设,建立医护人员常态化赴北京三甲医院学习、轮岗机制;开工建设三河市医院、东市区妇儿医院、精神病医院、燕达医院二期、陆道培医院,完成西市区儿童医院和皇庄中心卫生院改扩建,支持燕达健康城二期、燕山国际智慧康养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完成前期手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提升镇、社区卫生院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

统筹发展和安全

构建“平安三河”新格局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五大智慧工程”建设与应用,完成4座消防站和2座检查站建设,筑牢环京智慧“护城河”;持续巩固扫黑除恶、打击传销、禁毒成果,狠抓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控;深化“群众说事 干部解题”工作,加快构建社会矛盾综合治理体系;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坚决打击非法集资、违规融资担保,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努力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做好食药品安全和防灾减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房住不炒”,稳步推进人才住房建设,强化新市民住房保障;加强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确保民兵训练基地和新市委党校8月底前投用;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帮助解决青年就业创业等现实需求,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以上;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推进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持续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彻查严打骗保行为。

建管运并重

实现“品质三河”新跃升

高标准启动城市更新和片区开发。加快出台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办法,完成东市区4.3平方公里新城城市设计,推进东市区3个城中村改造,完成燕郊北部科学城起步区东山西、西山西、孤山营3个村街改造;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启动燕郊迎宾北路神威片区、燕达健康城二期片区、燕郊西出口片区、燕宁片区等片区的城市更新工作,启动93593部队驻地营区等地块腾退置换工作;引进知名企业总部,盘活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项目。

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投资6.65亿元,完成50个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积极引入大型物业集团,实现失管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新建小区必须配建商超连锁店、便民食堂、充电桩、社区服务中心等功能;实施路网管网打通工程,完成燕高北路等17条总长14公里道路新建,完成燕灵路等14条总长12.2公里道路改造,实施建兴路北延等6条“断头路”打通工程;完成37.6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实施燕郊海绵城市二期工程PPP项目建设,实现东西市区雨污分流全覆盖;实施“公园城市”建设工程,完成6个公园和6个景观绿化工程;实施电力建设保障工程,启动北京东10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李旗庄、黄辛庄、康庄3座变电站新建工程;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启动市体育中心规划建设,推进城乡露天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一批体育场馆,打造“10分钟健身圈”;打造非遗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精心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打造“志愿者之城”品牌,让志愿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年内实现政务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打造集政务服务、便民利民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全面推进乡镇、街道执法权下放,建立执法人员交流轮岗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立体化智慧化停车场建设;实施31个重要交通路口渠化改造,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整合公安、行政执法等网络资源,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投运,力促装修垃圾处置中心、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全面投用;推广垃圾不落地定点收集模式,合理布局市、镇两级站厕一体化垃圾中转站,高标准建设100个垃圾分类示范点。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