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诞生一周年,如何让你我生活更美好?

20210531期来自:廊坊都市报

新华社记者 罗沙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

保障民事关系和谐有序,维护社会稳定安宁。一年来,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正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准则。

2021年1月4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判决从35楼扔下矿泉水瓶导致老人受伤的孩子家长赔偿医药费、护理费等共计9万多元。这也是民法典正式施行后广州首个宣判的案件。

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颁布实施以来的一系列案件备受关注。依法惩治高空抛物行为,治理“城市上空之痛”;审理微信群侮辱人格案,坚决制止网络暴力;判决明确安装监控不得侵扰他人生活安宁……民法典全面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厘清各类民事责任边界,让经济社会运行更加有章可循。

一部呼应时代的民法典,必然能够回应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聚焦社会公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今年3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性骚扰案一审宣判,判决被告赔偿原告9.8万余元并书面赔礼道歉。法官提示,民法典明确了性骚扰者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及单位的防止、制止义务,当事人也有义务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事异时移,法随时变。强化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确立参加文体活动“自甘风险”原则,增加“居住权”规定为“住有所居”提供法律保障,明确网络虚拟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民法典与时俱进,有效填补立法空白,更好发挥法律的价值引领作用。

明辨是非曲直,更要树立道德风尚。

好意开车搭载朋友却遭遇事故,责任怎么算?民法典实施后不久,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张某在回家路上碰到了骑摩托车的李某,因两人相识,李某便无偿搭乘张某一起回家,半路却和电动三轮车相撞,造成张某受伤。法院基于民法典的“好意同乘”规则,依法减轻了司机李某的赔偿责任。

翻开民法典,中华民族“精气神”的传承发扬鲜明可见。

从鼓励见义勇为、维护良好家风,到禁止高利放贷、鼓励诚实守信,民法典的实施有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公序良俗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民事法律制度,彰显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法律传统、法治信仰和法治自信集大成者,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民法到民法典,一个“典”字,折射整个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正式生效尚不足半年,全面有效实施依然任重道远。只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各司其职,将民法典普法工作融入法律实施、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才能让你我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在“民法典时代”收获更多法治红利。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