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做引领合力助振兴

20210604期来自:廊坊日报

从廊坊城区出发,沿着廊沧高速前行1个多小时,在大柳河出口下路,行驶3.5公里,便到了干净整洁的吴石槽村。

?拆违赢民心细微见真章

临近中午,村里的老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原来,他们是去村里的“老年之家”用餐。村子一家院落前,78岁的李明伦老人关上门,笑吟吟地说:“几个孩子都没在一起住,前些年总是隔三差五地来看我,担心我吃不好。这下好了,从去年开始,我们村有了‘大食堂’,每天就花两块钱,吃得可口又健康。”

李明伦老人口中的“大食堂”是吴石槽村去年建起的“老年之家”,坐落于村委会以南150米,占地约300平方米,2020年10月2日开始营业。每到中午,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便走进食堂排队打饭,然后边吃边聊,其乐融融。有行动不便的,还可以让人帮忙将饭菜带回家吃。

说起建“老年之家”的初衷,村党支部书记王继春说:“现在的年轻人有的在外打工,顾不上家里的老人,独处的老人吃饭容易将就,对身体健康很不利,也让孩子们惦记。”王继春认为,村党支部应该为群众做点实事,既给年轻人分忧,又让村里的老人有依靠。就这样,他萌生了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建食堂的想法,每人每月交60元钱就能吃饱吃好。

王继春的想法得到了其他村“两委”成员的一致支持。说了就算,定了就干。村党支部把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仔仔细细捋了一遍,逐户走访、登记有需求的人员。为解决大食堂的建设用地,王继春腾出自家的一处场地,之后又得到村里企业家的大力赞助,筹到了建设资金。村干部既出钱又出力,不仅捐赠米面粮油菜等必需品,还纷纷动员自家亲属到“大食堂”做义工。自营业以来,“大食堂”里几乎天天满员,既热闹又温馨。

在党支部的带动感召下,村里不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企业负责人、个体经营者纷纷加入“物资”募集队伍;一些有时间有余力的妇女主动当起了志愿者,像王晓进、张福娥、李恩荣等,一参加就没断过档;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听说家里老人有人照顾,一次性转来半年伙食费;吴宝常、王吉壮两位村民志愿做主厨,每天变着花样地做饭,让老人们吃得舒心;更有不少村民把自家小菜园的新鲜蔬菜送到“大食堂”,让老人们享受绿色食品;今年开春,有的村民收割头茬韭菜后,自己都没舍得吃,直接送到了“大食堂”,让老人们吃上了可口的大包子……“村民们对大食堂的踊跃回应是对我们党支部工作的认可。”王继春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增加村集体收入,让‘大食堂’的资金筹措摆脱单纯的‘募集’模式,把这项实实在在的服务延续下去。”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拆违工作量那么大,矛盾点那么多,吴石槽村没有发生一起涉访涉诉事件,也没有发生较大纠纷,王继春刚柔并济,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了不起!”文安县一位主要领导如是评价王继春。

1969年3月出生的王继春,1999年6月入党,是廊坊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市五届政协委员,县十五届人大常委,县工商联副主席、市劳动模范。多年参政议政、履职建言的实践,使王继春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理论、政策、法律水平,而多年的经商办企业经历也使王继春的执行力与日俱增。这是他挺起腰杆、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底气。

2017年1月,文安县开启了治理散乱污企业专项行动。有办企业传统的吴石槽村,有多家单板生产企业,但是大都在需要治理序列。王继春说,不治理,就是在做糟蹋环境、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一拆了之,又会影响村民的收入。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耐心向党员群众讲解绿色发展理念,并带头拆除自家企业的3个燃煤锅炉,成为全县燃煤锅炉集中堆放的第一家企业,为推动这项工作在全县顺利开展立了首功。在他的带领和说服下,村里另外11家企业也一起按照标准积极整改并顺利通过验收。

该拆的锅炉拆了,该整改的也整改到位了,王继春又陷入了思考:村子里的企业大多是一家一户,规模不大,却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只有确保他们有序生产,才能让农户收入不减。怎么办?必须走园区化的道路。说干就干。村“两委”将两个废弃厂址整合后,腾出土地近百亩,建起了单板生产工业园,很快就有70余家单板生产企业入住。村民的收入没有受到影响,还进一步拓宽了经营渠道,实现了“有序生产、收入不减”的既定目标。2018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2019年7月1日,王继春光荣入选河北省“千名好支书”,村党支部被评为廊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吴石槽村成为全市唯一的“美丽中国河北样板村”。作为2018年全市旅发大会的文安主会场之一,几百辆车在吴石槽村停留、穿行,秩序井然。村民们扭起秧歌、敲起鼓、“晒秋”庆盛会。对于吴石槽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时间飞快,4年过去了。今年3月,村“两委”换届选举,王继春继任村党支部书记,并全票当选村委会主任。面对未来,王继春说:“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几年让他牵挂的几户因病返贫的家庭在接受村里捐赠时感动落泪的场景让他心生愧疚。输血不如造血。他说,救心菜种植项目取得收益后,优先安排困难户加入,通过“授人以渔”,让他们掌握种植技术,在家门口创收,和村民一起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王继春说的增加村集体收入,其中一项就是“救心菜”规模化种植项目。

在村北头的一大片土地上,绿油油的秧苗探头探脑,惹人怜爱。蹲下身,记者向正在忙碌的农民吴立发讨教,他自豪地介绍:“这叫‘救心菜’,有降‘三高’、软化血管的功用。”作为以土地入股的“股民”,吴立发每天细心照料秧苗。“这菜种得好,卖得钱越多,我分红越多。”

王继春介绍,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绿色产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指定北京一家公司免费提供“救心菜”秧苗,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公司还负责收购。“救心菜”的特点是耐干旱、耐严寒、适应性强、生长期短,像割韭菜一样收割,一年可收三季,农民做好管理,就等着收钱啦!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王继春说,去年村里成立了文安县大柳河镇吴石槽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起来,引进了“救心菜”种植项目,吸引了农户积极参与。如今已经有30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利用土地近700亩,明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白墙红瓦的整齐房屋、四通八达的平坦水泥路、种类繁多的村民文化活动室、荷香阵阵的休闲广场、缓缓驶过的专业洒水车……记者跟着村党支部书记王继春走在吴石槽村街道上,好似走进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这个从2016年11月开始变化的乡村里,村民们正享受着现代化的高品质生活。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