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特别支部在左各庄小学成立

20210527期来自:廊坊日报

当时北伐战争已经开始,张宗义和王紫树回到文安县,发展党员,启迪民众,策应南方的革命战争。鉴于左各庄党的发展工作情况,上级党组织决定成立文安县党的组织。1926年10月下旬,王紫树、董在毅组织全体党员,在左各庄小学秘密召开全体党员会议,传达上级党委的批复,建立“中国共产党文安县特别支部”。

王紫树、董在毅为特支负责人,特支属中共顺直省委领导。从此,文安县有了党的领导核心。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先后派共产党员宋绍庭(文安城内人)、张广信(大柳河村人)到苏联东方大学学习深造,派出梁雨如(靳各庄人)到武汉军校学习。

根据形势的发展,特支见建立农民运动组织的机会成熟,很快在农村团结了一批青年农民骨干成立庄稼会。庄稼会以互助互济为主要内容,根据各户的缓急,互相帮工。再按照各家的农副业需求,互相兑换种子和调解资金的使用。为有章可循,还制定了简易条例。

1926年秋末,王紫树、董在毅等秘密召开了由劳苦农民和脚行工人参加的会议,建立“左各庄农民协会”。由于当时思想和组织工作做得好,加入农民协会的会员达到200多人。

中共文安特支领导的左各庄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土豪劣绅胆战心惊。1926年冬,王紫树、董在毅领导和发动了左各庄脚行工人的罢工运动。左各庄恶霸地主董弼臣,依仗自己的经济资本和政治权势,在左各庄横行霸道,成为文安县脚行的封建把头。当地群众称为“董武霸”。董弼臣四处托人求情,与工人进行谈判。最后工人们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制止打骂工人的野蛮行为;二要提高工人薪酬30%;三要在工人因公受伤时,理应得到救治,并在养伤期间,支付全部工资。

无奈之下,董弼臣答应了工人的全部要求,罢工取得胜利。贫苦群众们看到了团结起来的力量。乡亲们找到这些共产党员,把他们当成主心骨。农民上夜校的人越来越多;要求加入农民协会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趁热打铁,将农会组织扩大,成立全县农民协会。

1927年初,王紫树和董在毅在左各庄镇吸收王延泽、赵兴邦、王植槐、王笃臣、董在刚等为共产党员;郝伯石先后于太子务和县城介绍温玉衡、阎子文、任丙章、孙佑桥、刘琨宣加入中国共产党。特支还根据革命形势和上级指示,派宋绍庭、马伯骧到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学习,派梁雨如到武汉军校学习,派张宗信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

到1927年4月,特支工发展党员30余人,农运组织遍布全县。其中全县大部分青年学生也都投身于革命运动,建立共青团组织的条件已经具备。1927年4月初,共产主义青年团文安县小组于县城内成立,共有团员7人,刘丕烈、郝秀芳为负责人。这样,廊坊域内第一个共青团组织诞生。

同时,为了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文安特支还为发展文安县的国民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孙氏镇、赵家郭、麻各庄、光洲、苏桥、王迄垯等村镇,都在我党的帮助下建立了国民党的基层组织,全县国民党员达到300余人。1927年3月5日,国民党文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国民党文安县党部宣告成立。王紫树、董在毅等共产党员成为跨党党员,当选为国民党文安县党部委员。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