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铭记“现代神农”书写奋斗华章

20210526期来自:廊坊日报

武香君

历史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巨星陨落,青山垂泪,大地含悲,举国哀痛。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毕其一生为“稻粱谋”、为民生计,无愧为国之仁士,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位“现代神农”!

稻香溢四海,英名千古传。连日来,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袁隆平的追思和缅怀,写下了“碗中有粮,心中有您”“未逢其面,却受其恩”“禾下乘凉梦,后辈不敢忘”等感人至深的悼词。从民间到官方,从线下到线上,从中国到世界,各种悼念活动成了对袁隆平一生功绩最生动的注脚。这位可亲可敬的长者值得全世界追思与怀念。

斯人已去,传奇落幕,其精神却成为永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学习。我们在致谢、致敬袁隆平的同时,一定要学习他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传承弘扬他的伟大精神,这是对袁隆平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向袁隆平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粮食事关国运、民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农业科学家,一生心怀祖国和人民。为了让老百姓吃饱饭,他毅然将研究方向转向水稻,踏上了让水稻增产高产的科研之路。一粒良种,千粒好粮。据统计,他的杂交稻自1976年推广以来,种植面积累计达到9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8000多亿公斤。每年因种植杂交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袁隆平不仅让中国人告别了饥饿、端稳了自己的饭碗,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与河北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多次亲赴燕赵大地指导粮食生产,他带领团队培育的超级稻曾连续3年创造单产世界纪录,帮助河北农民实现了大幅增收。几代河北人都受惠于袁隆平的成果,也庆幸曾与这样的伟大人物处于同一时空。

从泥土里来,到白云中去。向袁隆平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袁隆平经常用这句话勉励学生。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而他本人就是一粒卓越的“种子”。他学术成就等身、荣誉光环无数,却淡泊名利、生活朴素,喜欢称自己为“种田人”。在耄耋之年,他仍在为“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努力,为人类的温饱问题不懈探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在询问水稻的生长情况;他甘为人梯,烛照后学,为各国培养优秀人才……扎根土地数十年,他以稻秆为笔,呕心沥血,写出了不朽华章,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今天,我们要学习袁隆平的奉献精神、治学态度,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业中,砥砺“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的壮志豪情,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廊坊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袁隆平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为廊坊发展注入丰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全市各行各业劳动者要以榜样为引领,树立远大理想,肩负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追梦不止、前进不止、奋斗不止,努力在廊坊火热的发展实践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为加快建设“五个廊坊”、争做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智慧和力量。

浩瀚宇宙中,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正在闪耀,这是由位于河北省的中国科学院兴隆观测站发现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把它命名为“袁隆平星”。仰望星空,这颗星总会指引我们前行,给予我们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