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海洋

20210604期来自:人民日报

孤立地看生态,还是辩证系统地去看?

6月1日,海上环卫船只在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渔排养殖区打捞海漂垃圾。

近年来,宁德市加强海漂垃圾综合整治工作,成立拥有180余名海上环卫工作人员和32艘打捞船只的专业海上环卫公司,清理转运海岸线附近海域的海漂垃圾,保护海洋环境。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上接第一版)去年4月在陕西秦岭,总书记用一个词精辟道出:“国之大者”。

“党中央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需要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勇气,更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察看各地生态保护情况,用意深远: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遭遇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的念头。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简单的“看护”,需要在国家大棋盘里积极作为。总书记叮嘱道:

“在全国大格局中的职责怎么样?我们说保持定力,就在这里。要有定盘星,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能笼统、简单、概念化喊口号。决不能再走老路,回到老做法、老模式上去。”

生态和GDP,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视之为一道非此即彼、不能兼容的选择题。

习近平同志早年间就提出另一种破题思路。1997年到福建三明调研时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他先后5次深入生态困境中的长汀,亮出鲜明态度:生态这件事必须抓,“抓到最后却是养了金鸡、生了金蛋”。

2000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前瞻性地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在GDP、财政收入就是最大政绩时期,这一举动顶住的压力可想而知。

再之后,2005年在浙江安吉余村调研,村民们正犹豫发展之路,习近平同志点明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彼时,照着干的村民尝到了甜头。转变发展观、改变人的观念,尽管很难一蹴而就,但生动的实践正是真理最好的验证。

今天,这些话家喻户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山里的村子、河边的寨子,乡亲们端起生态饭碗,开办农家乐,用另一种方式续写祖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命运。

今年全国两会“下团组”,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这些年的认识转变,感慨析之:“认识是有个过程的,认识也是发展到一定时候才能够真正统一认识的。付出牺牲环境的代价后痛定思痛、认识升华,认识水平不断螺旋上升。”

即便就生态本身而言,认识的范畴也在不断丰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随着实践拓展,这一理念进一步发展完善。“十三五”时期,总书记让加上“草”字,今年全国两会“下团组”又强调增加了一个“沙”字。

“坚持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今年4月召开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这是其中重要一点。

峰会再次提及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时间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就要有大的样子”。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主动担当,时间跨度之短、任务之艰巨,传递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中国风范。

“日行万里,看着地球村很感慨,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总书记思虑深邃:“这件事不是让我们做,而是我们为了人民幸福、为了永续发展主动要做。”

一周之后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列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的重要特征之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精粹,延续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明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叮嘱,别跟自然较劲,应该以自然为根。而另一个词“现代化”,是民族复兴梦想,是“第二个百年”的矢志追求。

历史和未来在此交汇。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