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技服务,带动农民增收

专家下地头 致富好帮手

20210603期来自:人民日报

加速技术转化促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苏 滨

不好,亩产三五百斤,顶多赚两三千元。”从平整土地到采摘包装,大致经历4个阶段,张建利总会提前下乡,提供技术指导,破解实际难题。

根据规定,科技特派员每年到基层工作不少于100天,但张建利几乎常年往下跑,“赶上农忙,一周半数时间在乡下蹲守,一旦发现问题,就地研究,就地解决。”

传技术

“我们没袁老师专业,所以趁着他们来,得好好琢磨技术。”像其他村民一样,因为没多少技术,欧明光的中药材一直卖不上价。吃过技术亏,欧明光格外珍惜培训机会。一年多的坚持,让他也成了半个土专家。

“基本的种植、管理已经掌握,慢慢摸清了门路。现在他还有意识地把控质量,走高品质路线,尝试分级销售,附加值明显提高。”袁青松表示。

当技术不再成为发展瓶颈,欧明光的底气明显足了。为带动村子发展中药材产业,他自己成立基地。除了指导前来务工的村民,哪家遇到问题,他也会主动救急。如今的光条村,黄精从几十亩扩到300多亩;茯苓从零星几亩发展到上百亩;钩藤更是超过500亩。依靠技术支持,中药材产业逐渐形成气候。

“我们为什么不遗余力搞培训?科技特派员的力量终归有限,我们更希望通过培训教出一些明白人、土专家,让他们再带出一批技术能人、致富能手,再继续传帮带,激发内生动力,这样科技特派员制度才会见效。”长期奔走在田间地头,袁青松早已适应,看到一些村子逐渐冒出种植大户,他感觉一切都值。

前段时间,得知向省科技厅申请的研究项目获批立项,张建利很兴奋。

“我们想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进一步提高生态修复区的经济收益。”研究的领域本就离不开田间地头,哪怕不报名科技特派员,张建利仍需找基地合作,“可能旁人认为,多了重身份,得思考如何协调本职工作和科技特派员工作。其实不然,我们有研究需求,农户有技术缺口,二者相互补充,有助于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做科技特派员之前,张建利曾驻村帮扶,深知农村一线技术缺乏。“想在村里搞产业,但懂技术的村民不多,发展过程磕磕绊绊。”像常见的香葱、折耳根,由于种植不当,病虫害多,效益难达预期,张建利又请教了多名专家,才得破解,“科技成果握在专家手里,农户正缺这门技术,中间缺个搭线的。”

贵州省科技厅四级调研员顾勇告诉记者,从2015年起,根据各县科技需求,贵州每年从省级、市州级以上或省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选派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服务,指导产业发展。其中,绝大多数跟张建利一样,都有科研项目支持,就地研究,就地解决,就地转化。

“服务时间不少于一年,全年在基层工作时间不少于100天。”顾勇表示,为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除每人每年两万元的工作经费,每年也定期组织培训,如果申报省里的研究项目,还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平时要建工作台账,每季度考评一次,还有年终考核,一旦不合格,就按程序处理。”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农户达6万余人次,解决技术问题5万余个,既培养出许多科技二传手,又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坚持按需选派、科技引领、精准帮扶,为农村解决农业技术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今年贵州还将选派2000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这是人数最多的一次,要做大做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顾勇表示。

截至目前,在做科技特派员期间,张建利主持、参与的省部级项目有近20项,“眼下正栽种百香果幼苗,我们还打算利用空间结构尝试套种,寻找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是成功了,技术成果就地转化。”

定期组织培训带出致富能手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的光条村,一直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由于过去缺少技术,管理粗放,产业迟迟不见起色。2020年,贵州中医药大学博士袁青松成为科技特派员,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助力当地产业发展。

“快看,袁博士到了,车斗堆得冒了尖!”在光条村黄精种植基地,听说袁青松要带种苗来,不少村民早已提前候着,“看这架势,起码得有上千斤。”

“这次带的种苗,是我们在邻县培育的,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大家可得好好种哦。”卸完车,看到现场围了几十人,袁青松觉得机会难得,拿起一株种苗,现场搞起了培训。

“我们之前就种过,还有啥需要注意的?”有村民开始提问。

“拿土质来说,沙性强一点,泥土细腻些,效果会更好;种之前,多翻几道土,减少板结;起垄时,宽度别超过70厘米……”袁青松顿了顿,从村民手里接过锄头,用指甲来回划几下,举了起来,“看,你们可以做个标记,直接用锄头控制宽度。”

将近一个小时,从幼苗栽种到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袁青松讲了个遍。类似的培训,几乎月月不落,一年下来,至少能培训300多人次。而在光条村,但凡有培训,村民欧明光必然在场。

强支持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