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到舞剧,一甲子后

“电波”的魅力为何穿透时空

20210520期来自:人民日报

红色经典在一代代人的再创造与再欣赏中,迸发时代活力

罗怀臻

资料的深入研读,一组数字对比触动了我。故事原型李白烈士于1937年10月来到上海从事我党地下工作,于1949年5月7日牺牲,距离上海解放仅剩20天。潜伏12年,却牺牲在黎明前的黑夜。12年与20天,多么令人扼腕痛惜的对比!李白烈士被捕前最后发出的电报内容是国民党军江防部署计划,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解放上海至关重要。今天我们享受的美好生活,与他的牺牲息息相关,李白等革命先烈却再也没机会看到。

那封“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电报,曾感动无数人。而当时电波的那一头、接报员苏采青,却用了半个多世纪的追寻,才知道当年联络人的名字——李白。2019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中,已白发苍苍的苏采青,终于发出了一封回电:“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今昔对比,换了人间。基于这样的视角,舞剧创作需要在电影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加入时代性思考。比如,舞剧中孩子的角色设置。电影中李侠与何兰芬的孩子有五六岁,而舞剧将其设置为婴儿,在全剧尾声时诞生。我们希望赋予李侠与兰芬的孩子更深的寓意,即孩子的呱呱坠地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信仰的传承。

面对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要讲好革命故事,舞剧创作还必须打开叙事的多重表现空间。我在剧本中设计了几个电影没有出现的故事背景。第一,李侠由杂货铺小老板变为报馆职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新闻业快速发展,将故事背景放在此处,符合当时的历史氛围,几十个人坐在一个大厅中办公,演员可以在其中完成舞蹈。第二,设计了一个体现地域风情的上海旗袍店,将这里设置为一个重要的隐蔽情报联络点,承载叙事功能。第三,将石库门设置为李侠夫妇的重要活动场所。

为了营造时而紧张激烈、时而具有弄堂特色的多变场景,舞美布景设计上采用了有别于以往固定升降的舞台布景呈现形式,通过26片可移动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逼真地呈现了全剧的所有场景。

《永不消逝的电波》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书写的是人生,表现的是信仰,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产生情感连接。在舞剧创作过程中,我们常思考,那些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为了什么而牺牲?我想,最具体直接的动力是为了自己的下一代、他人的下一代、中国的下一代更好地生活。从这个角度切入,每位观众都可以代入到李侠与兰芬的角色中,找到情感共鸣。

作品中的人物,平凡而伟大。比如兰芬,她投身隐蔽战线工作之初,并没料到会有那么困难和危险,她也曾有过畏惧。她革命信仰的确立和坚守,是随着她对李侠感情的深入而逐步加强的,角色成长轨迹清晰可辨。不少观众都被男女主角最后诀别的那段双人舞感动,因为他们表现出的操守、情怀和信念,超越年龄、跨越时代。

至今,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各地已巡演数百场,许多年轻人自发“二刷”“三刷”,甚至还出现了追剧的“电波迷”。社会各界对于这部作品的肯定,是在充满活力的时代大潮中对艺术守正创新的认同与追求。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团队与演员,大多是“80后”“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创作中,他们深入研读历史档案、体悟革命先烈的人生信仰和高贵品格,逐渐找到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共情点和共鸣点。剧组全体人员走进李白烈士故居,一次次感知“在场”的精神洗礼和心灵震撼。李侠的扮演者王佳俊说出了年轻主创们的心声,“每一次起舞,都是一次致敬。我们带着使命感,总希望自己对红色文化可以了解更多,总希望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更贴近英雄……”

一些年轻演员在完成作品后,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将内心的感动转化为艺术表现,进而感动更多同龄人、更多普通观众,以新的讲述形式将革命故事种植到这一代年轻人的心田,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再一次启示我们,只有满怀创作诚意、经过生活体验、深刻体悟革命历史后进行的创新表达,文艺作品才能迸发艺术感染力,更具说服力。

从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电波中潜藏的“精神密码”从未改变,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经典正在一代代人的再创造、再欣赏中,迸发时代活力。

(作者为剧作家、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

左上图为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海报,下图分别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晨光曲”群舞、李侠与兰芬双人舞。

制图:蔡华伟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