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 身 岐 黄 济 苍 生

记市政协委员、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杨宏勇

20210519期来自:长治日报

— —

□ 文/图 本报记者马慧荣

一本古籍、一个脉枕、一杯花茶……杨宏勇的办公室不大,可办公桌上井井有条。“不出诊的时候我就在办公室看书,一看就是一下午,中医经典处处闪烁着医学之美。”杨宏勇是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更是位地地道道的名中医。他擅长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头痛、眩晕、失眠,尤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及重型脑梗死有深入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古人所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做不了良相,我们至少能够通过行医为社会作点儿贡献。”自在谦和的杨宏勇今年53岁,从医30载,他用高超的医术和至诚之心,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

谈起选择从医之路,杨宏勇提起了他的一位初中老师。这位老师姓郭,酷爱中医,立志要自学中医成才,还时常带着学生到老顶山采集药材,杨宏勇便是其中之一。聪明好学的他很快展露出在中医方面的天赋,晦涩庞杂的草药名称,只看一两遍便可记住多半,采过的药材也能通过形、色、味很快鉴别出来,小小的中医梦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别人说学医苦,但我觉得很快乐。”1991年,自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毕业后,杨宏勇便在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从事中西医神经内科、中医脑病临床工作,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也爱了一辈子。

1999年,他参加医院组织的首届学术交流会,独特的医学思想、鞭辟入里的精彩讲解,让年仅31岁的他在众多前辈中脱颖而出、斩获第一,成为医院的年轻新宠和佼佼者。而当时参赛用的论文《中风病风火上扰证辨治方法及症候演变规律初探》也被《山西中医》杂志收录。而后在他的论文《脑出血水肿病案》中,首次提出甘露醇对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弊端,并详细讲解了甘露醇的正确用法。这一观点在古文献中是没有的,而是根据他多年的从医临床经验得来。论文被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中医杂志》收录,杨宏勇被更多人熟知。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卒中学会理事、长治市唯一入选山西省中医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最早一批入选长治市学术带头人……接踵而至的荣誉面前他没有陶醉不前,而是把每个荣誉都看作新的起跑点,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3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8月的一个晚上。那天,一位70多岁的大爷被送来的时候已经是昏迷状态,检查后发现脑部出血40ml,属于急性脑出血,外加有脑水肿,情况危急。由于病人年事已高,家人拒绝做开颅手术。杨宏勇观测后,发现病人脑部血块处于高凝血状态,于是大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对病人实行活血化瘀治疗法,口服清热解毒药,同步在静脉注射活血药物,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看护下,昏迷十几天的老人终于苏醒过来。杨宏勇至今还记得:“老人好了后还蹬着三轮车到处跑哩,一直活到了89岁。”

2012年,杨宏勇成为市政协委员。对于他来说,这是新的挑战。他主动学习政协相关知识,立足本职工作,发挥专业特长,严格按照市政协“3453”履职要求,认真履行“三项职能”。如何传承中医学,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为此,杨宏勇提出建立名医宣讲团、中医科普养生宣讲团,加快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等多项建议。他还建议大力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培植中医发展沃土,努力传承中医药宝库的精华。履职期间,他共提出社情民意信息、提案和建议70余条,多条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同时被市政协采用。

现如今,热爱骑行运动的杨宏勇健康开朗,精力充沛,每每遇到有人向他请教养生秘方,他总会加一句:“养生必先养德。”

“我是为中医而生的人。”从老师启蒙,到后来走上中医求学之路,再到为中医学教育发展奔走呼告,为中医学的发展呕心沥血,杨宏勇一直捍卫着他从未改变过的中医梦。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