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体系的政策设想

20210611期来自:福建日报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转型的方向。从目前来看,企业都还在路上,没有所谓的转型成功或转型结束。”长期关注服务型制造的泉州市工信局生产服务业科科长苏凯乐表示。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尽管我省服务型制造走在全国前列,但在行业、区域、模式上还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首先,我省已实施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纺织鞋服、家居建材、能源材料等五个行业。

“同样作为福建省主导行业之一的石油化工行业,在应用服务型制造模式上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忽视了自身可通过面向下游开展供应链服务,加快石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产业优势。食品饮料、医疗健康等行业,也都需要进一步培育与提升服务型制造,发挥行业的效能优势。”省工信厅相关人士说。

其次,我省服务型制造转型的重点与示范企业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而三明、南平、宁德等地主要以原材料制造行业为主,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带动作用并不强,区域的整体服务化水平和意识还相对落后。

第三,我省服务型制造主要集中于总集成总承包、定制化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业设计等模式,检验检测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等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生产性金融服务、服务型制造第三方服务等多种新兴模式尚未实现落地应用。

“即便是较为成熟的四种模式,工业设计服务尚未达到用户参与设计的程度,定制化服务还没能建立成熟的客户体验与在线中心,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多只是进行远程运维,总集成总承包则很少真正有实力承接交钥匙工程及国际项目。”夏玉雄说。

此外,一些企业亟待更新理念。

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朱宏任认为,目前,虽然大部分企业在卖产品的同时也提供服务,但不少企业对服务型制造认识不足,仅把其当成售后服务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服务提升附加值和企业收入的作用。“如果说现阶段企业的转型还停留在‘基于制造的服务’,那么‘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积极引导企业走‘面向服务的制造’。”

他还指出,一些制造业企业在发展服务型制造时,出现了企业旧有管理体制不匹配的问题。“服务型制造更加强调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从需求端出发,要求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新的管理体制必须更多体现跨领域、跨学科的服务,能将企业产生的价值与客户、与需求方共享。”

采访中,不少企业反映,在现有财会税收制度下,制造业中的服务收入难以统计,导致自身难以享受服务型制造的相关政策福利;同时,科研力量不足、信息化基础薄弱,制约了自身的服务化转型,急需公共服务平台的介入。

对此,许镇波表示,接下来,我省将结合自身的产业特色,全面构建服务型制造的大体系,不断完善生产性服务标准建设,解决服务收入难以统计的制度性痛点。更重要的是,我省将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向行业开放人才培养、共享检测、科技研发等公共服务,为推进服务型制造提供更多支撑。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