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在福建

泉商的红色印迹

20210608期来自:福建日报

□陈 晖

《在沪福建会馆》一文提到泉商在上海的一段红色印迹,弥足珍贵。这段印迹使泉商“爱国”“进步”“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把这种精神化为实际行动,坚定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形象更加清晰。

鸦片战争以后,泉州作为对外贸易港口的地位逐渐被其他通商口岸所取代,延续千年以上的泉州与南洋的航线,也被外国洋轮占夺,但泉州商人行商善贾的天性决定了他们不甘寂寞,很快就开辟“北洋航线”,即自泉州港起航,往北到福州、温州、宁波、上海、青岛、烟台、威海、天津等港口,用三桅到五桅的帆船运载货物,从而出现了新的海上贸易形式“郊商”。由于有千百年远洋贸易的经验、行商兴贸的天性和符合发展规律的先进商业组织形式,因此在这条漫长的“北洋航线”上,泉州商帮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海商力量。

而上海作为中国南北海岸之中点,是南北航行的交汇点。上海以北多滩涂,海水较浅,只有平底浅船才能穿行。上海以南水深浪急,适合泉州深水船在这里航行。北方南运的平底船必须进入上海港卸货,改装南方深水船后才能继续南下;同样,北运的深水船也必须进上海港,卸货后改装平底船后才能继续北上。

泉州与上海的航运交流可以追溯到南宋,厦门大学教授李如龙提出,闽南话“人”字读成“侬”,便是由吴语传来,后来上海话“侬”变为专指第二人称,而以泉州话为代表的闽南话则保留了“侬”为“人”的意思。这一资料可证泉吴(沪)之间紧密交流的关系。清初开放海禁后,素以航海著称的泉州海船纷纷驶进上海。到了民国初期,泉州“郊商”珍利、德成、瑞裕、万源、万昌、建德等商号,纷纷派人到上海以及天津、青岛、旅顺、大连、汉口等地采购商品,并在上海设立“申郊”坐庄采办货物。“申郊”空前发展,市场十分繁荣,每年进口面粉达六七十万包,棉纱四五千件,豆饼五六十万片,豆类、生油、甘味、肥料、药材、洋货等,应有尽有。

为了维护泉商权益,泉州郊商还在上海成立了“申宁厦郊同业公会”,选举理事,聘请跑官府的“郊师”,设置处理日常事务的办公人员,并且联合漳州的龙溪、海澄船商联合在上海组织成立“泉漳会馆”。

“泉漳会馆”不仅是上海县城外最宏伟的建筑,也是泉漳同业酬神和议事的场所。由于泉商的实力和影响力,泉漳会馆在黄浦江边建了一个会馆专用码头,就叫“泉漳会馆码头”,专修了一条会馆与码头相接的马路,被叫作“泉漳会馆街”,后来称为“会馆街”。

为了栽培泉漳商人的子孙后裔,传承中华和闽南文化,会馆先后于1907年、1922年开办了泉漳小学和泉漳中学。正是由于这两个学校的设立,特别是上海泉漳中学的设立,使南园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我们今天才能这么清晰地看到泉商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火焰一直熊熊燃烧。

从1922年起,泉漳中学有许多中共党员在校任教,并建有中共教师支部。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左联重要代表性人物李辉英等都是泉漳公学的专任教员。周扬、杨骚、关露、杜国庠等也是到泉漳公学讲座的常客。不仅如此,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的传播,泉漳学校为中国近现代文坛培养了一批了不起的文学家,如《小城春秋》的作者高云览就是1926年入学的学生。更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11月18日,泉漳中学成为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举行地,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陈云、李富春、康生、向忠发和项英等到此参加会议。此外,上海的反帝组织、左联、社联、青年文联等革命团体也经常借这块宝地集会。

泉漳中学的这段红色印迹,反映了泉商群体反帝反封建、追求进步的脚步。由于走南闯北,泉商有机会接受进步的新思想,加上在长期对外贸易过程中,他们更能感受到帝国主义对孱弱中国的不公平掠夺,因此探索和追求进步是泉商必然的选择。

其实,泉州商帮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红色觉醒,并随着他们的足迹,传播和践行着这样的觉醒。由新加坡泉漳商帮的领袖创办的《叨报》是影响东南亚和华人社会的华人报刊,在1919年—1921年期间大量刊载李大钊、陈独秀的进步文章,全文译出无产阶级变革社会的十大纲领,并给予正面评论和广泛宣扬,对共产主义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吸引了东南亚华人青年积极投身共产主义运动。东南亚许多泉籍青年接受进步思想的洗礼,毅然回国参加革命运动,其中包括叶飞、李子芳等俊杰。

翻开泉商历史,泉商这一群体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拥戴之举不胜枚举。成立于1951年的香港福建中学,是由以泉商为主体的香港福建商会集资兴办的中文学校,在其校歌中唱道:“雨露阳光百花放,福建中学好土壤。中华儿女当自强,爱我祖国爱香港。”在学校成立的1951年,学校顶住港英当局和国民党特务的破坏阻挠,在校园内升起五星红旗,这面五星红旗是1949年校董赴京参加开国大典带回的,也是香港本岛上出现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一红色基因瓜瓞延绵,传承至今。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