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袁隆平的那句话

20210608期来自:福建日报

□张桂辉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不幸病逝后,不仅举国上下哀而悼之,就连联合国官方微博也在当晚发文悼念袁隆平院士:“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作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斯人已去,痛哉惜哉。怀念袁隆平、感恩袁隆平,既要记住他对世人吃饭问题作出的大贡献,也要记住他留给我们的那句大实话:“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两个决不能”,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文字虽不长,分量却很重。袁隆平这句看似轻松松,实则沉甸甸的大实话,恰如对中央文件精神的最佳注解。粮食安全,生死攸关。根据国际救济机构MercyCorps统计,每年约有900万人死于饥饿,超过了因为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死亡人数的总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多招并举、多管齐下。

其一,科学种稻。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此,他矢志不渝,奋斗终身。在袁隆平等科技人员的努力下,中国水稻育种成就显著,亩产量不断提升,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我以为,实现袁隆平的两个梦想也好,确保粮食安全也罢,首当其冲的,要持之以恒探索、推广科学种稻。

其二,保护耕地。我们常说:“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话一针见血,寓意深刻。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上“耕地是粮食的大本营”,才比较完整。没有足够的、基本的耕地,即便再科学的种田,也难以保证粮食安全。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不打折扣地实施占补平衡,绝不能搞占多补少、占优补劣,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其三,节约粮食。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凡常人,不论吃多吃少,天天都要与粮食“打交道”。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从某种意义上讲,浪费粮食,就是犯罪。城乡居民,不论是实现了小康,抑或是摆脱了贫困,都要切记“富时莫忘穷时苦”,不可因为衣食无忧了、生活富足了,就忘了勤俭节约,就可以铺张浪费。相反,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传统美德,进一步树立起爱惜粮食就是为国分忧,爱惜粮食就是珍爱生命的理念。

“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想,只有我们把上述几招抓实抓好,才是对袁隆平的最好纪念。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