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

20210524期来自:福建日报

B

跨越千里同频谐振

季春孟夏,厦门暑意渐浓;在2000多公里之遥的临夏,清晨仍然寒意沁人。北塬乡的现代化农场里,甘肃成伯农业生态科技公司的林秋香指挥工人把新采摘的甘蓝、娃娃菜等高原夏菜装上卡车。经过长途运输,48小时后,这批蔬菜就会出现在厦门超市门店的保鲜冷柜里,供市民挑选购买。

当厦门步入高温酷暑,周边水叶菜供应下滑的时候,临夏高原却正好进入蔬菜种植旺季。高原夏菜的山海速递,是厦门、临夏两地优势互补、同频谐振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厦门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开始遇到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临夏却沉淀着大量劳动力,适合发展劳动力密集的无污染轻型制造业。援临工作队盯准这一方向,招商引进拓奇实业、吉美包袋、科司特电子等制造业企业,在此基础上,援临工作队结合临夏州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梳理补齐产业链,打造产业集聚效应,共建协作产业园区12个,已入园企业35家,形成食品加工、服装鞋帽、户外用品等相对集中的产业园区。

制造业兴起之后,“两头在外”的代加工模式,制造了大量物流需求。两地之间的物流业受此刺激兴起,又为厦临两地更多行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厦门绿百合食品有限公司在临夏注册设立的成伯农业和传田农业两家企业,就是这样应运而生。从基地建设筹备到第一批菜运往厦门,成伯农业仅用了三个月时间。通过“公司+产业扶持合作社”模式,成伯农业提高了当地种植效益、促成了厦临产销对接,又实打实帮助当地农民提高了收入,实现互补多赢。牛羊肉、赤松茸、羊肚菌、黄芪、鲜百合……除了高原夏菜,还有众多临夏特产被厦门乃至福建的企业相中,大举投资开发,进行产业化生产加工。

经过三年来的帮扶协作,临夏州工业经济产业发展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全链条,产业帮扶机制不断健全、产业协作系统跨越发展、产业“造血赋能”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鞋帽服装、户外用品、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

产业引进临夏州,富余劳动力输转走出临夏州,在脱贫攻坚战中,厦门坚持两条腿走路,在推动产业扶贫的同时,大力推动厦临两地劳务协作。针对当地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生活习惯,援临工作队引导厦门用工企业推出清真食堂、夫妻宿舍、集体宿舍等举措,促进稳定就业。这些举措让临夏务工者在千里之外的厦门找到了归属感。脱贫攻坚战以来,厦门先后培训输转9273名临夏州贫困人员到厦门稳定就业,人员稳岗率达85%,人数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居首。

为促进劳务输转,援临工作队全员上阵、各显神通。邱武伟父亲在厦门路达工业的人事处工作,他赴临夏挂职三年,父亲招工就来了五次,前后共招收了800多人。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援临工作队夯实劳务对接机制,加大转移就业力度,全年组织协调305家厦门企业,携带3.7万个岗位赴临夏州举办现场招聘会84场,有效缓解了疫情期间厦门用工不足和临夏就业难的问题。

通过产业合作和优势互补,厦门和临夏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关系。“虽然厦临十年协作告竣,但培育建立起来的经济循环每天仍然周行不息,在彼处经商务工的人们仍然不停增进着两地社会的交融,这种市场主导、深入民间的交流合作机制只会不断强化,并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做出更大贡献。”邱武伟表示。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