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回望

20210523期来自:福建日报

当旭日的霞光和夕阳的余晖洒满这片海湾,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塔头刘村虎啸塔,这时天际苍穹色彩绚丽斑斓夺目。眺望海平线那边金门山与对岸的围头港,远方密密麻麻徐徐运行着的臂吊,犹如辛勤蚂蚁,搬的却是沉重的集装箱。虎啸塔默默伫立岸边海堤上,宛然一位警惕的哨兵,心无旁骛地守护着这方宁静港湾和浅水处滩涂中间忙忙碌碌讨生活的塔头刘人。

塔头刘,一个张扬个性的地方,这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村名让人过目不忘,听过一次便忘不了。“塔头刘”三个字,信息包含的指向性很明确,地因塔而得名,村因同姓而聚居——塔头的旁边,住着一群姓刘的人家。这群姓刘的人,往远处追溯,那可都是龙子龙孙,开基祖先当属大汉中山靖王刘胜,现有塔头刘村里无数幢厝宅上门楣衍派为证。不知什么年代何月何时,北方汉子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多士族百姓,为逃避连天烽火生灵涂炭,拖家带口携着满腹不甘,裹挟着一路劳瘁,颠沛流离,来到晋江平原生息繁衍。其中这支中山衍派子孙先是迁徙福清,而后其后裔又屯住到了这临海滩涂边上,耕山地犁薄田,栽番薯讨小海,种花蛤挖牡蛎,艰难地生存繁衍苦度时光……

中国人生来就不服输不认命不畏难,习惯于落地生根。乐道而不安贫,虽周遭困窘却内心骚动,办法不多但止不住想法很多。塔头刘人血液里流淌着桀骜不驯的气概,剽悍性格练就战天斗地秉性。住的所在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旖旎,可人多地少资源缺乏,一方水土终究养活不了一方人,多少年,多少代,日子过得紧巴巴。于是乎,又有一批人成群结伙下南洋、过台湾,背井离乡,辞别亲人去到远方,在异国他乡披荆斩棘、开疆拓土,闯荡出一条新的生路……

下南洋过台湾,到异国他乡开垦闯荡,且前途未卜,并没有陆域连接通道,别无选择地只能走水路,“走船走马无三分性命”,海峡风大浪湍流急,分分钟吞没舟船,时时刻刻可能噬食生命。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航行,身心俱惫的水手们,一旦发现海岸线,依稀仿佛之间,陆地形态模糊大体相似。此时塔头刘的虎啸塔,就为茫茫大海中的船老大提供了航行方向,更替长途跋涉行船人校正行程坐标。清代东石人蔡永薕《西山杂志》记载: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海商林銮往返勃泥台湾之间,从事货物贸易贩卖,恐蛮舟被礁石触破沉没,故在海峡沿岸建造了作为航标的石塔七座,引舟入鳌江东石与安平港,崁下故乡之塔头名曰“虎啸塔”,塔石高六丈,沙屯其畔……塔头刘的塔,伫立千年,见证了古港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牵引舟楫,承载远离塔头刘的游子乘风破浪抵达家乡安全的港湾。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白色恐怖笼罩神州大地的日子,当政者欺凌压迫百姓,民不聊生,以刘廷都、刘长来、刘家埭为代表的塔头刘勇士,秉承先人不屈不挠、百折不挠的精神,操扁担扛锄头,举鸟铳拿驳壳,不畏形势残酷,倔强抗争,踊跃投身参与反“清乡”、反“围剿”的武装斗争,经历一段血与火的洗礼,一个千把人口的村庄,从1936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有38名村民秘密加入共产党,27人参加游击队,当上地下交通员和接头户,还有4名烈士献出宝贵生命。一时间,塔头刘村成为泉州地区仁人志士向往的武装斗争圣地,谱写了一个闽南“小延安”的时代传奇。

历史漫漫岁月匆匆时光恍惚。这几年,塔头刘村搭上时代发展快车,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他们继承斗争精神,发扬革命传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宜居环境,加大经费投入,优先发展教育,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做实民生服务,增进群众福祉……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塔头刘村,生机勃勃呈现在世人眼前,《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多次聚焦……

虎啸塔,见证了千年塔头刘村的沧桑巨变。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