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临期食品的“安全阀”

20210521期来自:福建日报

□包骞

近日,

“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超百亿元”的话题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过去一年,约有200万名用户购买临期食品,其中以年轻人为主,包括90后上班族、大学生等。一盒原本售价15元的曲奇,作为临期食品打折促销价格可下调至8元。临期食品性价比高,成了年轻人的“新宠”。

所谓临期食品,是指保质期限临近,商家为了避免食品过期而低价促销的商品。临期食品市场规模不小。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零食行业产值接近3万亿元,还不包括大量进口的海外食品。按照每年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在百亿元以上。

临期食品售卖火热不难理解。临期食品并非过期食品,还处于保质期内,或许风味口感会有些许影响,但质量没有问题,可保证安全食用。尤其是今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出台实施,公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不断提升。对消费者来说,临期食品优惠力度大,价格大多为五折以下,最低甚至能打到一折;于商家而言,打折出售临期食品,既可避免浪费,又能盘活库存积压,加快资金周转,节约经营成本。这既是对反食品浪费的生动实践,也有效实现了消费者与商家共赢。

当然,临期与过期仅一步之遥,临期食品不能等同于正常食品。乐见临期食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商家并不标明商品的原价、折扣信息,消费者的知情权无从保障;有的临期食品储存条件不达标,以至于成为问题食品,埋下了食品安全隐患;还有的商家偷偷更换食品保质期标签,将过期商品改头换面冒充临期产品出售,更是令人揪心。

食品安全大于天,确保临期食品质量,让大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早在2012年国家工商总局就发文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拧紧临期食品的“安全阀”,商家应当向消费者醒目提示临期食柜,并清楚标注临期食品的保质期。相关部门要提高监管水平,对商家销售临期食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实施全程可追溯,禁止篡改生产日期、更换包装、回炉生产等违法行为,对商家弄虚作假、翻新销售过期食品等行为进行严惩,以强有力监管倒逼商家遵纪守法、规范经营,守好临期食品的安全底线。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