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平易近人的理论力量

20210528期来自:内蒙古日报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话语。考察调研、行程万里,他要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访贫问苦、迎风踏雪,他自陈“我是人民的勤务员”;举旗定向、问政施策,他强调“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始终饱满深厚。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为各级领导干部立起了高山仰止的时代高峰,树起了为官做人的精神旗帜。在思想理论上,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齐;在内心情感上,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看齐,使自己的从政行为始终与中央合拍、与民心共鸣,坚定不移为人民谋幸福。

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幸福,而幸福总是要关涉人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坚持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以“人民幸福”为初心,使幸福的内容、获得幸福的方法和途径更为科学。

白居易在《画弥勒上生帧记》曾言:“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就是说,时时不忘记最初的本心和初衷,就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谁谋幸福的问题,不仅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更是观测一个政权性质的风向标。

早在1920年,在李大钊同志的号召和组织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上的人力车工人居住区进行调研,“调查回来,大家相顾失色,太息不止,都现出一种极悲伤且不平的样子”。怀着这一触动灵魂的对生民的悲悯之情,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她生机勃勃,因为她代表了中国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满怀信心,因为她有着最先进的思想武器指引前进的方向。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00年来,共产党人经过一代又一代不懈奋斗,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华丽蜕变,正在向强起来阔步前进。

正是因为秉持“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从一叶扁舟走向了全国,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为人民谋幸福进行到底。

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最高价值尺度

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届全国两会,“人民”每一年都是高频词,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价值目标。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人民幸福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最高价值尺度。

中国梦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幸福,而人民的幸福又会反过来推动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故而人民幸福就是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纽带,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纵观古今中外,还没有出现过“民穷而国强”的国家,更没有国家贫弱而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国度。正所谓国泰民安、民富国强,只有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拥有尊严和美好的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算真正实现。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只有让人民看到自我的价值,才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使每一位国民都能从我国的发展中获利,进一步提升责任感和认同感。中国梦、民族复兴梦,归根到底是个人的梦,我们每个人都是“梦之队”的成员,每个人都能在追梦圆梦之旅找到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的梦想,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成就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而是造福全体人民;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源头活水来自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人民。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形势难以预料。面对这一困境,我国给出了一份满分试卷,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硕果累累,贫困县的摘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而这只是开始,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面。

人民幸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无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遵循。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如果我们的发展不能回应人民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那这样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很多时候,不能简单地把增加国民财富、提高群众收入等同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水平。很多时候,幸福感的提升与财富的积累并不必然正向关联,甚至还可能形成“财富与幸福”的悖论。所以,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构建完善公平的分配制度,使发展的福利惠及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能够由衷地感受到“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让全体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很多时候,老百姓的琐碎小事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大事,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关注这些小事,就是架设联结民心民意的桥梁,躬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人民谋幸福,就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收入、医疗、养老、环保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把群众的小事儿办好、办细、办实。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员干部是不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是不是恪守权为民所用、坚持利为民所谋、牢记情为民所系,不能听官员们自己怎么说,也能看媒体上怎么报,最终还得交人民来评判,人民说好,那才是真的好。

(执笔人:冯富帅 单位:河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