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平方米微刻43万字

这个“中国地图”文化味儿浓

20210526期来自:长春日报

本报记者

毕馨月

要想在比例为1比60万、约0.36平方米的纸质中国地图上寻找某个“目的地”,得费一番功夫,更何况是在这么大的一块石头上欣赏43万字的微刻作品?20日,在方舟美术馆举办的刘守玉书法微刻艺术展上,62岁的长白石微刻艺术家刘守玉带来了他历时近8年创作完成的长白石微刻作品“中国地图”,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用放大镜都得仔细看,作者是怎么把这么多字刻在石头上的?刀功真了得!”一位参观者的赞叹,引出了刘守玉的创作故事。

“我是一个以刀为笔、以石为纸的人。”刘守玉是北派微刻大师刘成源之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石微刻传承人。他说,15年前,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以地图为背景元素设计的版面,灵感一下子就来了,“这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创作载体嘛!”原来,刘守玉早就有以长白石微刻技艺浓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想法。载体有了,他利用近5年时间收集到30余块黑色长白石,为了表现出中国地图“雄鸡”般的曲线形状,他又将石头一一仔细研磨、抛光、相拼,在不同省份之间以绿色吹塑纸作为界线……“全部选用黑色石头是因为黑底白字更醒目,能避免带花色的长白石喧宾夺主。用吹塑纸间隔石头,一个是为区分省份,另外就是防止石头在搬运过程中因产生热胀冷缩而造成损坏。”刘守玉说,为了将唐诗、宋诗、元曲各300首,以及《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百家姓》等14部经典作品集纳于“中国地图”上,他在方寸间竟然精算到了毫米。“10毫米能刻百余字,我要计算好哪块石头上能刻哪部作品!”每天一早一晚,家人在睡梦中时就是他的创作时间。为了凝神聚力,他常常是憋住一口气就要刻上10余个字,一天仅能完成二三百字,且不借助任何放大工具,全凭意念下刀,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坚持雕刻近8年时间,刘守玉才终于赶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交上了对祖国的深情答卷。

市民欣赏刘守玉创作的长白石微刻作品“中国地图”。

毕馨月 摄

本报记者

毕馨月

雪博会、长春电影节等契机,多形式、多途径宣传松花石文化及产业发展成果。

为了做强“松花石+”产业模式,八吉集团在研发新产品方面做足文章,先后开发出姓氏砚、姓氏茶具、松花玉饰品(珠宝)、松花玉泥(涂料)和大量文创产品、旅游商品、生活实用品等,初步形成了松花石砚、松花石奇石、松花石文创产品(含松花石艺术品、松花石旅游商品)、松花石实用品、松花玉饰品(珠宝)、松花石建筑装饰材料等产品系列,极大地拓展了松花石应用领域,提升了其价值,延伸了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八吉集团已拥有20余项专利产品和注册商标专用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近年来,八吉集团从未停止为松花石不断添加“+”的探索,通过与一汽集团合作,红旗L5豪华轿车内门手柄用上了松花玉,从而开创了玉石为轿车做配饰的先河;通过与中国石化吉林石油分公司合作,松花石产品走进了中石化加油站各网点,并在线上平台销售;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由权威机构对松花石进行检测,检验报告显示,松花石含有多种矿物质及人体必需的十余种生命元素,这次合作为我省松花石产业发展拓宽了新的领域,使松花石产业成功地与健康产业“搭界”。

高品质开发、高标准运作、多创意融合,正在为松花石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为吉林省松花石产业领军企业,八吉再添“长春十大文化产业品牌”殊荣。毕馨月 摄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