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勘察员:

精准进行“情报”收集

20210526期来自:长春日报

孙娇杨

本报实习生

韩明莉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热情礼赞每一位奋斗者的艰辛付出,满怀信心寄语亿万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亲切的话语、殷切的期待、郑重的嘱托,激励着每一个人发扬梦想精神,继续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

本报记者

丁莉

日前,在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工程枢纽站,施工人员在盾构区间内进行管片拼装。孙建一 摄

在轨道交通建设中,轨道交通勘察是第一环。如果没有这些“昼伏夜出”先行出发的“情报员”,轨道交通地铁建设将难以保证安全进行。

“用通俗的话来说,轨道交通勘察,就是沿着线路进行钻探、测试,就像是’情报员’一样,摸清地质情况,为日后的施工做好准备。”负责长春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工程勘察的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春分院院长王伟说。

王伟表示,在长春进行轨道交通勘察,最难应对的就是冬季的极寒天气。因为轨道交通多数建设在车流量大、人流量多的区域,为了不影响白天的交通,他们通常选择在夜间进行勘察作业。长春冬季的夜间非常寒冷,本来土层结冻就不容易钻探,需要用水进行作业的钻机还经常结冰,勘察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轨道交通勘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勘察中不仅要顾及城市的清洁与美观,更要在“精准上下功夫”。因为地下情况复杂,勘察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管线等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机器根本派不上用场,勘察人员只能一点点挖掘。王伟回忆,有一次他在夜间去轨道交通7号线南湖大路与亚泰大街交会处的施工现场巡查时,正好看到工作人员在用机器钻探,好在他及时叫停了机器作业,当钻机停止作业将钻头提出地面后,他发现已经钻探的深度距离一条燃气管道只剩下几厘米距离。如果不是及时停止了钻机作业,后果不堪设想。

王伟不仅在常规勘察的基础上获取了长春地区白垩系泥岩地层的承载力特征值、抗剪强度指标以及基床系数值等关键岩土参数,还通过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微动测试等物探手段查明地下构筑物,为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基础信息。

本报记者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