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版指标体系达到“两置于”“两突出”要求

20210610期来自:大众日报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张红宇

《潍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概念和基本内涵。一是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因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制度、阶段、区域和发展方式都具有特色性。二是围绕乡村振兴“五大支撑”来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所在,文化振兴是铸魂工程,生态振兴是内在要求,组织振兴是基本保障。三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五大方向”。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农村生活现代化五位一体有机整体,这也是构建潍坊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前期研究的基本方向。四是农业农村“五个现代化”研究观点与理论支撑。在研究过程中,吸纳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要观点。五是指标体系构建具有系统性、动态性、目标性、地域性和开放性五大特征。

第二方面,潍坊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需要;二是潍坊“三个模式”不断升级的需要;三是引领华东乃至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四是新形势下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第三方面,潍坊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一是指导思想;二是科学性、引领性、系统性、共享性和动态性“五大”构建原则;三是构建依据;四是构建架构。

第四方面,潍坊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设置。一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指标,共设计了3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二是农民生活现代化指标,有3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三是乡村生态现代化,包括农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四是乡村文化现代化,包括2个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五是乡村治理现代化,包括2个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六是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包括3个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

第五方面,提出基础保障。包括强化党的领导,加强法治保障,重视创新驱动,做好规划引领和实施动态检测。

从这套指标体系看,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包括:一是农业强,供应充足多产粮;二是农民富,城乡均衡共富路;三是农村美,宜居宜业绿山水。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指标体系理论研究与修正完善工作,不仅助推潍坊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形成新的“潍坊模式”,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打造提供新的“潍坊经验”,还要为区域及全国走好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提供新的“潍坊样板”。

《潍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是一个高质量的报告,借此机会讲三点看法。

第一,面向“十四五”需要制定一个什么样的规划指标?我认为规划一定要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要保持足够的前瞻性,要讲国情、农情、省情,要体现各个地方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做任何规划都应该有“两置于”“两突出”。“两置于”就是,一要把农业农村的发展置于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和背景之下;二要把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置于全球农业背景下考虑相关问题。“两置于”是制定规划的一个前置条件。“两突出”是指,一要突出特点,潍坊的规划要突出潍坊的特点;二要突出高点,潍坊的规划站位较高,凸显在潍坊未来发展过程中,既有历史传承,更有时代特征。

第二,潍坊的报告达到了“两置于”“两突出”要求。整个报告无论是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而言,还是到具体的指标体系设计,都体现了中央的要求,也体现了山东的省情、潍坊的市情,作为一个试行的指标体系达到了预计要求。此外,潍坊的报告还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全面性。从乡村“五大振兴”着手,体现了乡村振兴特别是潍坊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发展目标预期要求。二是前瞻性。报告既有历史传承,同时也展望了2025年、2035年到2050年应该达到的预期要求,保持了足够的前瞻性。三是针对性。要解决什么问题、什么痛点、什么短板,报告讲得非常清楚,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第三,对潍坊试行的指标体系,我有三方面的意见。一是在指标设计中应该体现并更加突出潍坊农业的特点。潍坊农业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一直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但潍坊农业最具特征的是什么地方,一定要把这个突出的特征更加凸显。二是要突出国家粮食安全相关要求,特别在耕地保护方面,可以设计一个新的指标。所有农业的发展前提是粮食安全,而粮食安全的前提是守住耕地,报告要凸显这方面的要求。三是指标的设置要有约束性和预期性。如耕地保护、农产品产出总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要求等,应该成为约束性指标。约束性便于监督检查,预期性则是寄希望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从这两个维度来看,指标一分部署,更重要的是九分落实,约束和预期是两大抓手。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