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生态棋”产业富民

20210603期来自:大众日报

已名列全国三甲……

玉符河沿线既是市中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也是严格“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市中区立足规模发展,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按照“串点连线、成片拓面”思路,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强化数字赋能,积极布局玉符河沿线“一村一品”生态特色产业,形成宅科村鸡

麦穗飘香时节,走进市中区西南部的玉符河畔,满眼的绿色扑面而来,青葱的原野随着山势绵延起伏,好似绿色的海洋,随风荡起幸福的波浪。

玉符河上游的石崮寨生态综合体,迎来旅游旺季。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私家车和旅游大巴在路边排起长队。沿河边整洁的乡村公路西行几公里,土屋村连片种植的芦笋长势正旺。“今年中秋节就能收第一茬芦笋了!”市中区党家庄街道土屋村党支部书记佘文松难掩一脸的兴奋,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的健康蔬菜,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经过深加工则可远销海外市场。土屋村作为典型的城乡接合村,年轻人更愿意进城、进厂打工,村里种地的主力军是留守老人,传统作物经济效益低,农民增收致富比较困难,村集体收入不高。

“我们党支部经过考察,认为应该发展新型农业,搞效益高、风险小的特色种植。”村里通过合作社流转了百余亩土地,围绕农业做文章。多次到菏泽曹县这个全国知名的芦笋产业高地考察学习,当地的龙头企业山东巨鑫源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从研发育苗到种植,从深加工到出口销售,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围绕一根芦笋,开发出数十种产品。“我们觉得,这种龙头企业的技术、销路都有保障。”

土屋村与这家企业签约合作,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去年开始种植高品质芦笋,除了绿笋,还有紫笋、白笋等。农业部门为村里150亩土地配套新上了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有了一笔固定收入。经过培训,平时还可以在合作社挣工资。

两年后,芦笋将进入丰产期,亩产在3000斤以上,一次投入可持续收获13—15年。佘文松通过市场调研,非常看好芦笋的“钱”景。“芦笋在济南的市场知晓率还不高,好产品卖到10块钱一斤问题不大。我们紧靠着玉符河,村里还有特色大棚农庄,一个幼教研学基地,后期发展采摘,带领村民一块致富。”

在玉符河下游的陡沟街道仁里村,村民则借助智能温室,培育多肉花卉,发展绿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就业问题。目前,该村年产多肉花卉成品1000余万株,产品销往全国各大经销商以及花卉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多肉村”。5万平方米温控大棚,20座现代化温室、1座自动化连动温室大棚,培育的多肉植物种类600余种,连续举办国际多肉植物展销会,村里的山东山盛花卉有限公司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