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超的德州“绝招”

实现货车超限比例不足1%

20210531期来自: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晓芳 吴荣欣

“5月25日,德州市德城超限检测站货车通过总数2186辆次,超限车辆数6辆次,超限比例0.27%,超限率又创新低。”像往常一样,李环查看了前一天的统计数据。作为德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德城超限检测站负责人,熟悉掌握车辆超限信息是李环每日的功课。

连续数月,德城超限检测站货车超限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然而,统计表显示,就在三年多前,该站的货车超限率还是17%。

26日上午,在位于105国道的德城超限检测站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运行现场,一辆辆货车疾驰而过,与此同时,车辆的车牌、车型、轴数、总重、车辆外观、超限数据及图像等信息,实时传送至不远处的德城超限检测站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执法平台上。如有超限,屏幕上就会出现以黄色、红色字体区分的车辆超限信息提示,随后,交通执法人员会筛选平台上的车辆信息、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立案调查,并通知当事人接受处理。

“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由铺设在路面的窄条式高速动态秤、监控抓拍设备、车辆识别系统、违法车辆信息显示屏等组成,可以对车辆实施动态不停车检测、24小时不间断执法,只要有超限超载的情况随时反馈到执法平台。”李环介绍,科技引领治超新手段,“非现场执法”无疑是一副“良药”。

“它能破解人力治超精力有限、长效管控难以维持、货车待检时间长、司机处理成本高等各类难题。”德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吕晓光告诉记者,德州地处山东北大门,货运车辆通行密集,如何严控超限超载车辆,保护公路安全畅通,亟须创新执法理念和模式。为此,德州市交通运输局于2018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国道干线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目前,德州市已经建成21处、在建13处,是全省建设和应用非现场执法系统数量最多的城市。预计到2023年,全市将建成44处非现场执法系统,并统一纳入网络平台,形成全市一张网。

“现在在路上骑电动车比以前安全放心多了,白天几乎看不到超载车,晚上也很少。”家住105国道附近的一位大嫂深有感触地说。

统计数据显示,德城超限检测站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自启用以来,其所在路段货车超限率由试运行期间的17%下降到1%以下,该路段未发生一起因超限运输引发的交通事故。2020年,德州市再次荣获全省治超年底考核第一名,实现自2017年以来治超考核“四连冠”;在2020年全省“平安行你我他”考核中,治超工作单项考核分数位列全省第一。

24小时不间断执法,货车超限率持续下降,是否意味着过境货车车流量下降?超限货车是否存在绕行?是否会限制当地物流、人流以及信息流的发展?

对此,吕晓光介绍,德州市交通运输局对货车行驶轨迹进行分析研判后,在德城超限检测站附近的驸马营路省界也建立一处非现场执法系统,使辖区路段超限率下降到0.5%左右。同时,数据显示,货车通行量较之前有增无减,并不影响当地物流发展。目前,德州市科技治超措施已入选全省交通运输15项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获评全国“平安交通”90项优秀创新案例之一。

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今年5月至10月,我省集中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此,德州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卷大评查、执法队伍全员线上轮训等活动。“安装非现场执法系统后,队伍内部人为干扰执法、违规放行超载货车、违规收取超载货车费用、以罚代管等行为得到有效杜绝,不管从行政执法检查流程、违章处理、文书制作方面,还是从队伍作风纪律、文明执法等方面,都较之前有巨大改善,全市交通运输执法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提升。”吕晓光说。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