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先”

20210527期来自: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梦馨

一夜之间,人人都在“饮茶先”。下午三点多钟,摸鱼群里一则消息:“喂!三点几啦!饮茶先啦!”,成为打工人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那么,究竟何为“饮茶先”呢?

释义:即从忙碌的工作中抽身出来,给自己喝一杯茶的时间,指一种忙里偷闲的态度。“饮茶先”源于Facebook上一位马来西亚网友转载的短视频。视频中,一个面容粗犷的老外拎着一袋奶茶,操着一口纯正的粤语,以中气十足的嗓音提醒人们及时行乐,“做那么多都没用的,老板不会心疼你的!”

一语惊醒无数打工人,视频中的老外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饮茶哥”。继“三点饮茶”之后,“饮茶哥”的“十二点干饭”“七点喝酒”视频也被网友挖了出来,他始终如一地提醒打工人按点工作,按点生活。饱受996之苦的网友直呼“突然觉得好心酸,自己都不如一个陌生的大叔关心自己。”

近义词:“摸鱼”“反内卷”等。“摸鱼”,即在工作时间内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深谙此道的人被称为“摸鱼达人”,他们秉持着“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的信条,进而钻研出一套“摸鱼哲学”;“反内卷”,则是“内卷”王道的物极必反,意指从“内卷”的漩涡里挣脱出来,不愿沦于无意义的个人损耗。

如果追究起“饮茶先”这一习俗的历史,会惊奇地发现一种颇具历史轮回性的荒诞感。下午茶习俗从英国传到香港后,最初只是一小部分人专属的享受。后来在商家的价格调整后,平民才有了下午三点喝茶的习惯。而对于劳苦大众而言,“三点三下午茶”却是他们从繁重劳作里暂时休息、补充体力的机会。

似乎从一开始,饮茶便与“打工”文化有着天然的契合度,不同的是,饮茶从一种应得的权利变成了当下要争取的自由。在“打工人”“内卷”登上“2020年度十大流行词”之后,各行各业的内卷依然一路狂飙,势头不减,但不甘跻身于此的人也从中辟出了另一条岔路。

从清华大学大一学生自己开设《摸鱼学导论》课程,到选秀节目中不想营业的利路修的意外走红,从逃离996福报,到现在呼唤一种“饮茶自由”,当代“反卷青年”以“摸鱼”之名从消极的躺平和积极的对抗中间,寻求一种调和。

他们并非天然地厌恶劳动,也不想只将“摸鱼”当成人生指南,而是借此摆脱外在强加的世俗规则,去创造和坚守自己的独立的价值标准,去夺回自主定义工作和生活的权利。在励志故事、鸡汤文学已经失效的今天,当代人在重新书写属于当下的故事。不管故事走向怎样,先喝杯茶再说。

powered by 闻道